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自遣》
他满腹经纶,却十试不第。他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他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
他敢说敢做,却屡屡得罪权贵。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却始终铁骨铮铮宁折不弯。他是罗隐,一个末世英雄,在唐朝末年那样一个风雨如晦、满目阴霾的时代,他以诗作为利剑,指向人间各种不公事。
年纪轻轻便学富五车,罗隐考中举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地离开家乡杭州,前往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在他看来,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的仕途正要大放异彩。就在罗隐做着一举夺魁的美梦时,时局却早已改变。
晚唐时期政治腐败,朝廷上下已无人再为天下家国操心,人人都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科举考试在唐末已经不再是选贤取能的一项考试了,而是官员们敛财的工具。
少不更事的罗隐,自觉满腹才华,他笔走龙蛇答完考卷,信心满满地回到客栈等候中第的消息。可是他等来的却是落榜的噩耗。别说状元,那红榜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压根就没有“罗隐”二字。
还想要重来的罗隐在长安住了下来,他坚信下一次的考试,自己能够中第。为此他在备考的这一年间都停留在长安。因为自恃才高,罗隐不是到处游山玩水,就是结交朋友,以诗会友。很快,罗隐便在长安打出了名号。
不过却不是美名,而是骂名。罗隐为人刚直,看不过眼的事情就要说,为此得罪了不少京城权贵,他们对罗隐十分恼恨。罗隐第二次科考之后,他的试卷被唐昭宗看到了,觉得此人颇有才华,便想录用。
可被罗隐得罪过的官员却暗地里使坏,他们拿出罗隐曾经写过的一首《华清宫》诗给唐昭宗看。
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
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
《华清宫》
唐昭宗一看,这首诗暗含讽刺唐玄宗之意,是对皇家大不敬,便将罗隐的名字划去了。二次科考落榜,罗隐此时身上的傲气已经被磨损掉了大半,本以为自己才高八斗,一定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岂料这一两年下来,自己压根儿连进入仕途的机会都没有。想到这里,罗隐不禁有些心灰意冷。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晚唐诗人罗隐就是这样一个手握长虹、头顶青天的勇士。他再接再厉,埋头准备第三次科考。
那年正好逢上天气大旱,百姓没有收成,各地出现了不少难民。唐昭宗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祈求于神灵,希望上苍能怜他一番赤诚之心,降下大雨。可惜,老天不肯帮他,雨水毫无落下的迹象。于是,唐昭宗再想办法,他将科考试卷中加入了一道题目,就是问考生们如何防治雨旱灾害。罗隐看到这道题目,实事求是,将他的真实见解写了下来。
他奉劝唐昭宗要未雨绸缪,勤政爱民,而不是祈求神灵,还提了几条具有时效的建议。这本是一份很好的建议,但唐昭宗看后,龙颜大怒。他认为罗隐是在质疑他的能力,便再次将罗隐从花名册上除名。就这样,罗隐第三次科考,还是落榜了。
按说事不过三,既然已经三次落榜,罗隐应当知难而退,天下之大,并非只有一条仕途之路可以走。但罗隐偏偏就要第四次、第五次地进行尝试,以至于当时的阅卷官员和监考官员都认识了他,知道长安有这么一个“考疯子”。
罗隐虽然名声在外,无人不知,但却始终未能遇上生命中的伯乐,一连考了十次,罗隐都未能及第。此时的罗隐早已是心力交瘁,十年的光阴,始终换不来一块敲响仕途大门的敲门砖。
终于,罗隐绝望了。他夜夜买醉,想用酒精麻痹自己。一日,罗隐喝得酩酊大醉之时,偶遇到早年结识的一个妓女云英,云英看到他的样子,忍不住问道:“怎么还没有脱白呢?”
唐朝规定,只有官宦人家才可以穿带有颜色的衣服,普通百姓只能穿白色或者黑色的布衣,罗隐十年之前穿着布衣,而今依然布衣在身。云英的话令罗隐大受打击,他无从发泄,只能继续将自己泡在酒坛子中。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吟罢此诗,罗隐便离开了长安,终身未回,时年五十岁。
可是,比起落榜的痛苦,失去家国成了罗隐心中更难抹去的伤痛。
黄巢起义后,唐朝陷入一片烽火之中,隐居的罗隐敏锐地感知到,山河将不复存在了。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帝幸蜀》
站在历史的废墟上,罗隐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对把一朝一代的兴亡归咎于一人一事的谬论提出质疑。
对历史的兴废枯荣,罗隐是极端敏感的。可兴废有时,枯荣有时,人也力不从心,无力回天。于是,诗人心底那种对盛世王朝与大好江山兴替变迁的无奈,对丰功伟业和荣华富贵流逝的感伤常常被牵引出来,伴着清醒的认识、痛苦的反思延伸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忧伤。
人们会聆听到他对“可怜高祖清平业,留与闲人作是非”的悲鸣,会目睹到他对“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归无”的哀悼,会感受到他对“君王忍把平陈业,换取雷塘数亩田”的愤慨……终归,他是对历史最公正严明,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审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