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歌的唐诗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2 09:50

在钱镠治理吴越的数年间,对内重农桑、兴水利,对外一直遵循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逝世前他还一再叮嘱子孙“善事中国”,不可妄自尊大,将来不论混乱的中原如何“城头变幻大王旗”,都要尊奉中原王朝为正朔,以得到对方至少在名义上的支持,避免轻起战事。钱镠的子孙严格遵守了这一遗训,所以与同时期中原的兵连祸结干戈不断相比,吴越百姓在大半个世纪中免受了战争杀戮之苦。直到钱镠的孙子钱俶(chù)做吴越王时,看到北方强盛的赵宋政权有结束五代十国乱世一统天下之心,而吴越一隅无力抗衡,便顺应形势将祖孙三代所经营的十三州献土归宋。

还乡歌的唐诗故事

钱氏祖孙借中原战乱之机割据吴越,与中原政权之间并无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归顺宋朝完全没有向异族投降的性质,而是顺应了当时的天下大势。他们的执政理念虽然在有些人看来不够“血性”“进取”,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却是善莫大焉。与宋朝统一南唐尚需血战搏杀相比,统一吴越则未死一人。在此事上钱俶不为一己尊荣而做困兽之斗,使吴越百姓得以全璧入宋,其功其德令人感怀。虽然有人怀疑钱俶本人是被气量狭窄的宋太宗赵光义暗中毒死,但他入宋后被封王爵,安享了十年的荣华富贵,活到六十一岁,在当时已属高龄,对比其他亡国之君也可以心满意足。更重要的是,整个吴越钱氏因钱俶之功得以保全,子孙世代显贵成为大族,源远流长的家族门楣到后世益发光大,涌现了钱玄同、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一大批近现代名人,这是对钱镠、钱俶祖孙以吴越人民生命福祉为重、以自己家族尊荣虚名为轻的执政理念所给予的最好回报。

钱镠很欣赏诗人,自己也会作诗。朱温为了笼络钱镠,将他的家乡临安县升格为安国衣锦军,好让他衣锦还乡炫耀一番。钱镠自然领情,回乡祭扫先祖,大宴父老乡亲。席间他诗兴大发,端着酒杯站起身来,吟出一首《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还乡歌的唐诗故事

大家对这首诗的风格一定觉得似曾相识。我们来对比一下汉高祖刘邦回老家沛县时所做的千古名篇《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钱镠作歌的场合和一堆“兮”字的风格,显然是效仿《大风歌》的节奏,可见其志不小。但大老粗刘邦的《大风歌》用字浅白,而钱镠的《还乡歌》太过阳春白雪,乡亲们都听不懂歌中之意,面面相觑无人喝彩。钱镠一看冷场了,心中老大无趣。但他既能纵横吴越,自是才智过人,转念一想就明白过来,立刻改用乡音高唱出一个下里巴人版本的《还乡歌》:

你辈见侬底欢喜?

别是一般滋味子。

永在我侬心子里!

一曲歌罢,满座叫好彩声雷动。钱镠仰天大笑,举杯一饮而尽。当天和父老们宴乐终夜,直至天明方才尽欢而散。

还乡歌的唐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