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人语的唐诗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2 09:22

唐朝的第二首著名咏蝉诗,则是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患难人语的唐诗故事

武则天作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时,用各种借口大肆清洗李唐宗室和忠于李唐的大臣,为改朝换代铺平道路的意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骆宾王多次上书反对这种血雨腥风,终于获罪入狱,但身陷囹圄也没闲着,写下了这首咏蝉诗。他以“露重”“风多”比喻环境恶劣,以“飞难进”比喻自己郁郁不得志,以“响易沉”比喻自己激昂的言论受到压制。蝉儿的生存环境艰难,自己也是如此。咏物诗写到这种物我浑融的境界,就连后世杜甫名篇《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句也未能超越。

后人总结说: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不一样的人看着同样的知了,因着各自的境遇和心态不同,便可以比兴升华出不同的意境,实在是诗歌的妙处。

对怀才不遇的诗人们来说,胸怀济世韬略但仕途坎坷结局悲凉的贾谊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偶像和素材源泉。初唐王勃如此,盛唐李白如此,中唐刘长卿如此,到了晚唐李商隐还是如此,大家乐此不疲。李商隐的《贾生》一诗写道: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患难人语的唐诗故事

贾谊被贬官到长沙三年之后,汉文帝又想起他了,便征召他入京觐见。贾谊进宫时,汉文帝刚刚举行过一场祭祀,坐在未央宫前殿的宣室接见他。汉文帝一向了解贾谊见闻广博,就顺口询问关于鬼神之事,贾谊当即口若悬河地谈论起来。汉文帝听得兴致盎然直到夜半,在座席上还不知不觉地向前移膝靠近贾谊认真倾听。讨论结束之后,汉文帝很感慨地对身边人说:“朕很久不见贾生,自以为现在见识已经超过他了,今天才发现仍是有所不及啊。”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这大概是君臣之间相知相合的佳话,值得大加渲染赞赏。但李商隐却独具慧眼地抓住“问鬼神”这一点,先扬后抑,表面讽刺汉文帝,内里影射当朝皇帝唐武宗坚持服用丹药幻想成仙而荒于政事。此诗貌似叹惜贾谊未遇明君,实则在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患难人语的唐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