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甲的唐诗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2 08:35

黄巢的科场失利和在京城目睹过的晚唐吏治腐败,使他不但有了造反的动机,也看到了造反成功的希望。这首《题菊花》就是他借以抒发自己抱负的诗作,他真正想当的不是青帝,而是皇帝。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目的,并不需要我们后人为之戴上“进步”之类的高帽子,其实人家很朴素,就是被腐朽的朝廷压榨得快要活不下去了,干脆造反当强盗,甚至当皇帝,从被统治阶级摇身一变为统治阶级,再去压迫别人,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再腐朽到引起新一轮的造反。如此不断循环而已。

黄金甲的唐诗故事

如果说黄巢在《题菊花》中填写的职业志愿还比较含蓄,那么请看他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小学语文课本不敢收录这首杀气腾腾的诗,但不妨碍张艺谋导演将其诗句用作自己电影的名字。“阵”“黄金甲”这些字眼透出浓浓的攻战杀伐之气,简直是明目张胆的反诗。唐朝看来是没什么文字狱,这要是发表在满清,估计早就被高度敏感的“有关部门”抓捕归案了,还能等他来造反?黄巢写了这首诗没有什么恶劣后果,使得后世的宋江心存侥幸,醉酒之后在浔阳楼上写了一首诗向黄巢致敬,结果立刻被捕: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很多诗人对自己不能中举是采取口头抱怨,黄巢不能中举就采取行动报复,这个用现在的术语叫“心动不如行动”,或者叫“执行力强”。他攻入长安后滥杀无辜、残暴毒辣,农民起义成功进城多数都是这样原形毕露。

黄金甲的唐诗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也有一首《菊花》诗,应该是仿照黄巢所作:

百花发,我不发;我若发,都骇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有黄巢诗作在前仿照着来写,贫民出身的朱元璋还是写成了打油体,水平比起曾赴京赶考进士的黄巢差了十万八千里,可见读没读过书还是很不一样的。有人评论这两首诗分明是同一个意思,两位作者的志向也一模一样,只是一个成则为王,另一个败则为寇而已。但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与黄巢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没有像黄巢那样滥杀无辜,以至于失去民心。

黄巢的最终结局,据官方说法是败亡被杀,但也有传说是他改名换姓出家当了和尚,这一点与后来李自成的结局之谜一样。《鹿鼎记》里大和尚李自成还忘不了现身和大汉奸吴三桂争夺一下大美女陈圆圆,不管生存环境多恶劣,都要时不时露出头来刷一下存在感。“和尚说”的依据之一,是黄巢一首颇有意思的《自题像》,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意味: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黄金甲的唐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