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兴叹的唐诗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2 05:54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女皇武则天的侄子们几乎都在朝中担任要职,哪怕是个草包。不幸这样的上司就让陈子昂碰到了。他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征伐叛乱的契丹部落。武攸宜以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对他言不听计不从,陈子昂胸中郁闷无比。在这种状态下,当他路过幽州台(更有名的大号是“黄金台”)时,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台兴叹的唐诗故事

战国时,燕昭王心忧燕国偏远弱小,一心想招揽人才,但大家都怀疑他是叶公好龙,并非真的求贤若渴。为了纠正别人对他的误解,燕昭王采纳郭隗的建议,筑造了黄金台来礼待这位行将就木的老者。那些自我感觉比郭隗强得太多的能人们自然兴趣大涨,没多久就形成了“士争凑燕”的可喜局面,其中包括来自魏国的军事家乐毅等人。原本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人才济济,从此迅速强盛。乐毅率领被人轻视的燕国军队,把强大的世仇齐国打得奄奄一息,只剩下两座城池。齐国遭此重创,几乎灭亡,全靠燕昭王死得早、乐毅被新君猜忌出走,再加上齐国名将田单的火牛阵才缓过劲儿来。不只是在二十一世纪时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自古以来,国家、民族之间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或者说是培养、吸引人才体制的竞争。

大多数诗评对《登幽州台歌》的理解是,陈子昂在感叹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不可复见,后代的贤明之主自己也熬不到了,真是生不逢时啊。登上高台极目远眺,天地苍茫、人生寂寞,不禁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怆然而下几滴英雄泪。主调是“才高命蹇”四个字,貌似这是历代许多才子的共同命运。

登台兴叹的唐诗故事

但我觉得此诗更像是在感叹人之一生在历史长河中的短促渺小,其意境有点接近张若虚“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里那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陈子昂当时估计在思考人生终极问题,此诗充满了哲学味。当代能在深度上与之相比的也只有著名的“保安三问”了:“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去哪儿?”

登台兴叹的唐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