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王沂孙咏物词中所存在的比兴寄托。而这,应该说是王沂孙咏物词的本质特点,正如周济在《宋四家词选.序论》中所言:“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他正是由于词作擅长咏物,托意深远,受到清代很多词人的推重。周济说:“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宋四家词选》)至于《白雨斋词话》的作者陈廷焯对之评价更高:“王碧山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又云:“咏物词至王碧山,可谓空绝古今,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强求也。”近人吴梅也说:“碧山咏物诸篇,固是君国之忧。时时寄托,却无一笔犯复,字字贴切故也。”(《词学通论》)这些评语虽不无言过其实之处,但从中也可看出王沂孙咏物词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上所达到的新高度。当然,王沂孙的咏物之作没有“剑拔弩张习气”,周济认为是他的优点,我们却认为这是他无法弥补的缺陷。如果他真能有一点“剑拔弩张习气”,多一些愤怒之情,其词的成就也许会更高一些。另外,他还有些词作旨意过于隐晦,读之犹如猜谜,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点。不过,这些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个人身世有关,我们不应该过于求全责备。
还须指出的是,王沂孙之咏物词虽有所寄托,但也未必首首皆然。细读《花外集》的咏物之作,我们认为其中也有纯粹描摹物态的作品。这类作品,可以说是没有寄托的。如《无闷.雪意》:
阴积龙荒,寒度雁门,西北高楼独倚。怅短景无多,乱山如此。欲唤飞琼起舞,怕搅碎、纷纷银河水。冻云一片,藏花护玉,未教轻坠。
清致,悄无似。有照水一枝,已搀春意。误几度凭栏,莫愁凝睇。应是梨花梦好,未肯放、东风来人世。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
词中描写雪欲下未下时的景象,紧紧扣住题目《雪意》之“意”。“意”本来是虚的,一般不易捉摸。但作者却以奇妙的联想,一路写来,给人以具体形象之感。像这样的咏物之作,显然是没有寄托的。因为“寄托”与比兴不同,就其形式而言,它和比兴差不多,但就其内涵而言,则必须带有比较重要的社会内容。诚如吴梅所言:“所谓寄托者,盖借物言志,以抒其忠爱绸缪之旨,三百篇之比兴,《离骚》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词学通论》)
总之,王沂孙的咏物词寓意深微,多有寄托。就其寄托之思想内涵来看,“最多故国之感”(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且极有“沉郁”(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之味。这几乎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如果我们字字坐实,句句比附,以致认为他所有的咏物之作都具有深刻而具体的寄托,则未免求之过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