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诗、词、音乐、书法俱精,尤以词著名,曾被推为“词中之圣”(戈载《七家词选》)。
姜夔留给我们的词作共有八十多首,从数量上讲,并不算多,其内容大部分是纪游和咏物之作,多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但也有少数作品感时伤世,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下面这首《扬州慢》便是他的代表作: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由汉阳沿江东下过扬州时写的,当时距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蹂躏扬州,破坏这一名城,已有十六年,但“入其城,则四顾萧条”,残破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这不能不激起作者的无限感慨和悲愤。他的这首词就是通过对扬州遭劫后的荒凉景象的描写,寄托了作者深沉的家国兴亡之感。词的情调虽然比较低沉,韵味却十分浓厚。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本词“‘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万言,亦无此韵味”。这是很有见地的。
姜夔词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首先,他能以江西派的诗法入词,在柳永、周邦彦的婉约软媚和苏轼、辛弃疾的豪健雄奇之间,创造出一种清幽冷隽的词风。如他的《玲珑四犯》(叠鼓夜寒),把幽幽的“天涯羁旅”之情,融化于“叠鼓夜寒,垂灯春浅”、“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等凄清的景物之中,从而沉淀为一种幽寂冷清、超脱空灵的境界。其他如“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千树压,西湖寒碧”(《暗香》),“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等。这些名句,都精炼典雅,不俚不俗,比兴兼用,寄托幽邈,意境高远,襟怀淡泊,具有清超冷隽的风神。张炎用“清空”二字概括姜夔词风,说它“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是颇为确切的。
其次,善于运用暗喻和联想的手法,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使他笔下的事物各具情态,包蕴无穷。如他写荷花云“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念奴娇》),咏蟋蟀云“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齐天乐》)。而《疏影》咏梅,用“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抒写对徽宗、钦宗二帝北狩的怀念,寓意尤为深隐。此外如《暗香》、《侧犯》、《一萼红》、《琵琶仙》等词,也都于咏物咏事中别有寄寓,读来使人感到余韵不尽。所以,张炎在《词源》中对姜词又有“不惟清空,且又骚雅”的评价。
此外,姜夔词格律之严谨,辞句之精美,在宋词中亦是少有的。又由于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有许多词是先成文词后制曲,所以写得舒卷自如,很少受音律词调的限制。他有十七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我们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