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的沉郁浑厚不能离开作者的思想感情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2 02:22

意境的沉郁浑厚不能离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系以感慨,意境便厚”(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至于“沉郁”一语,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有一个颇为明确的界说,即“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可见沉郁的先决条件是作者胸中早有蓄积,立意深刻,传之于言,形之于物,要求含而不露,以求神外之韵。从周邦彦的经历看,他在太学时曾作《汴都赋》歌颂新法,受到宋神宗的赏识,由诸生而擢为负责执行学规的学官(太学正),“声名一日震耀海内”(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见《四部丛刊》本《攻媿集》);可是几年之后,元祐更化,高太后临朝,旧党执政,对新党横加迫害,周邦彦亦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被贬离京,先后在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湖北江陵)和溧水(今属江苏)度过了十年飘零不遇的苦闷岁月,直至哲宗亲政才被召还朝。遭际处境的变化,引起他思想上的波动,而生平又多伤离怨别之事,所以其词“看似清丽,而弦外多凄抑之音”(龙沐勋:《清真词叙论》,《词学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感情色彩的基调大多是沉郁的。如《瑞龙吟》(章台路)一词,词人以刘禹锡因王叔文革新失败遭贬十年重回长安自况,在词中隐含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沉的宦海沧桑之感,达到了沉郁浑厚的境地。另如《满庭芳》(风老莺雏)、《宴清都》(地僻无钟鼓)、《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玲珑四犯》(秾李夭桃)、《渡江云》(晴岚低楚甸)等,或写自己的宦情羁思,或借艳情之体以针砭时事,或于写景抒情中含有政治托喻,我们应该联系作者当时的政治境遇来看,才能对此有所理解。尽管像这样含有政治托喻的词作在《清真词》中并不多,但它是构成清真词意境之沉郁浑厚所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如宋代王灼所说:“邦彦能得《离骚》遗韵,故其词格特高。”(《碧鸡漫志》)

意境的沉郁浑厚不能离开作者的思想感情

周邦彦的咏物词,也较多地打入个人的身世之感、迟暮之叹,正如黄蓼园在评其《花犯》时说的,“总是见宦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蓼园词选》)。下面即以《花犯》为例先述之,词曰: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更可惜、雪中高士,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意境的沉郁浑厚不能离开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词以《梅花》为题,但作者并不是为写梅花而写梅花,而是亦物亦人,着意抒写词人奔波仕途而终不得志的身世之感。词中“依然旧风味”、“无限佳丽”、“旋看飞坠”、“一枝潇洒”等形象,更是化景为情,物我两融,寄托遥深。

意境的沉郁浑厚不能离开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