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桃花》原文翻译赏析-韩元吉-宋词三百首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8-31 22:44

宋词三百首第159首韩元吉的《六州歌头·桃花》。这是一首爱情词,词借咏桃花诉说一段哀艳的爱情故事。《六州歌头》一般用来写壮词,此词归于艳科,依然绝佳,可称绝唱。

六州歌头·桃花原文

六州歌头·桃花

韩元吉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

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

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

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

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

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

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

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六州歌头·桃花》原文翻译赏析-韩元吉-宋词三百首

六州歌头·桃花注释

莎(suō):草名,香附子。

跋马:驰马。

蛾眉:此指美女。

武陵溪: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沿溪捕鱼却误入桃花源的典故。

六州歌头·桃花译文

译文1

春风像是特别有意,最先让桃枝春色盎然。就像红粉细腻的佳人,娇羞的脸如痴如醉,斜倚在红楼门边。记得去年和她初次相见,桃花掩映着她新妆娇面,那是在靠水的岸边,正逢仲春的季节,天气分外和暖,转过河上斜桥,来到夹城西畔。芳草柔软莎草平坦,勒马走向垂柳纷披的渡口,马儿的嘶鸣响彻云天。还记得当时她秀眉弯弯,满脸笑意盈盈,脂粉敷得极淡。那次别后我曾再次将她寻访,但再也未见到她让我无限哀怨。

今日又来到当年同游之处,只见花香如雾般弥漫,落花在身后纷溅。我怨恨春光迟暮,消瘦损青春容颜。可是有谁来问讯?只有桃花知我心,看我伤心断肠泪涟涟。旧日堂前的小燕,在蒙蒙烟雨里,一双双飞得远远。人随流光自然老去,春天却年复一年永远美好,但我依然梦想和她相见。前度刘郎,今日又来到曾有过欢乐的旧地,多情的桃花也应会伤悲叹惋。但眼前只见暮色苍茫,即使是望断桃花源武陵溪,往事已难寻踪影一去如烟。

译文2

春风有意,先飞上小桃枝头。蓓蕾初绽,如美人红粉香腻,娇颜如醉,斜倚朱门。犹记去年此时,她初试新妆,人面桃花相映争艳。正是春半时节,天气和煦,她一会儿临水照影,一会儿顺着斜桥回转,跑到夹城西边。草地柔软平展,渡头垂杨依依,我勒马驻足,马儿长嘶,我认得她秀美的蛾眉,凝神的笑脸,连同那面颊上淡淡胭脂,正是从前曾于绣窗前偷偷窥见的美人儿,心中曾因不得见而遗恨绵绵。

那时携手共游之处,如今依旧芳香如雾,满地落红随着我的步履旋舞,怨这春光已是迟暮。可怜我为相思日渐消瘦,可有何人寻问?只有枝头桃花懂我,陪我空自垂泪。那旧日堂前筑巢的燕子,和着如烟春雨,又双双飞回旧居。可怜人日日苍老,而年年春光依旧,而佳期只如一梦。前度刘郎今又重到,旧日风流已无处可寻,想来桃花也应为我悲伤。眼前只见一片暮霭茫茫,望断武陵溪,不见旧时路,往事再难重追。

译文3

春风像是特别有意,最先让桃枝春色盎然。就像红粉细腻的佳人,娇羞的脸如痴如醉,斜倚在红楼门边。记得去年和她初次相见,桃花掩映着她的新妆娇面,那是在靠水的岸边,正逢仲春的季节,天气分外暖和,转过河上斜桥,来到夹城西畔。芳草柔软,莎草平坦,勒马走向垂柳纷披的渡口,马儿的嘶鸣响彻云天。还记得当时她秀眉弯弯,满脸笑意盈盈,脂粉敷得极淡。那次别后我曾再次将她寻访,但再也未见到,这让我无限哀怨。

今日又来到当年同游之处,只见花香如雾般弥漫,落花在身后纷溅。我怨恨春光迟暮,消瘦损青春容颜。可是有谁来问讯?只有桃花知我心,看我伤心断肠泪涟涟。旧日堂前的小燕,在蒙蒙烟雨里,一双双远远飞去。人随流光自然老去,春天却年复一年永远美好,但我依然梦想和她相见。前度刘郎,今日又来到曾有过欢乐的旧地,多情的桃花应也会伤悲叹惋。但眼前只见暮色苍茫,即使是望断桃花源武陵溪,往事已难寻踪影,一去如烟。

《六州歌头·桃花》原文翻译赏析-韩元吉-宋词三百首

六州歌头·桃花题解点评

题解

此词别本题作“桃花”,借写桃花追忆一段哀婉情事。全词以桃花始,以桃花终,并借用桃花典故,往复婉转,将一段旧日情事描述得缠绵悱恻,婉曲动人。此词明为艳情,但韩元吉词多慷慨悲壮,《六州歌头》也多为壮志激越之调,以此调写儿女情,又有武陵旧事之慨,或另有寄托。

评点

词的题目虽然是“桃花”,不过词人是借桃花来讲述一段唯美而凄怨的爱情故事。词人借用崔护《题都城南庄》的韵,用一些和桃花有关的典故、成句组建起词的“骨架”。然后,词人在这个骨架上用渲染、展衍、引申等方法添枝加叶,使这首词风姿卓越,如娉婷而立的美人。

词人开篇先写在春风的吹拂下,红桃含苞欲放。“先上小桃枝”突出了桃花光彩美艳的样子,它占尽春光之美。“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三句用佳人比桃花,不仅是为了突出桃花的美丽,还赋予了静物人的生气,读起来更为活泼。而且这三句话是一个过渡,前两句只写花,此处由花及人,为此后来人的出现作铺垫。所以下文才有了词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式的回忆:“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之后,词人大篇幅地交代了他与佳人约会的时间、地点,以及佳人的妆容。从这些浓重的笔墨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词人对佳人的一片深情。当这片情浓得都无法化开之时,词人笔锋一转,写道“绣户曾窥,恨依依”。“绣户曾窥”是词人寻访佳人的过程,“恨依依”则是词人寻人不遇的惆怅。这两句实际上说明了两人爱情中的曲折。这个曲折,词人一笔带过。因为它不是本词表达的重点,它更多的是在结构上起作用,即把上文“初遇惊艳”和下文“别后相思”连接起来。所以,词人在下片描写别后相思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下片开头以一个“共”字转接。如今来到昔日的“共携手处”,可是所见的桃花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娇艳,它片片凋零,香薄似雾。见此凄凉景,词人开始怨恨这迟暮的春光。“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写词人面对落花,由于相思苦不由得黯然落泪。伊人无处可寻,自己在离愁的折磨下变得消瘦憔悴,虽说眼前有桃花作证,可是它又要凋谢了,所以词人愁上添愁。写到此处,词人已经心绪不宁,他触物伤情,使得哀绪纷呈。“旧日堂前”的双燕引起了词人“孤栖”的心绪。“人自老”写人还不如双燕,双燕在春光中筑巢嬉戏,而自己却独自变老。这句话与“梦佳期”三字相联结,又与前文的“共携手”遥相呼应。“前度刘郎”三句再次以桃花为托,抒发“刘郎重到”的伤逝之感。经过此番曲回往复的咏叹,最后用“往事难追”结尾,点明了往事走远、旧梦难续的主题。“武陵”一语暗隐“桃花源”典故,所以仍与题面的“桃花”有联系。

总体来看,这首词借歌咏“桃花”,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在桃花盛开的美景中二人相遇,然后在桃花陌上携手同游;而当词人旧地重游之时,却只见桃花凋零,而不见如花的佳人,于是在落红满地的小路上独自徘徊。在讲述这段爱情故事时,词人始终不离“桃花”这个物象,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愁思。所以说,这首词是“咏物”和“咏怀”的集合体,它借物抒情,借物怀人。与崔护那首结构比较简单的七绝诗相比,这首词更具风情,文采也更佳。当然,这与《六州歌头》长调的特有声韵也分不开。

六州歌头·桃花赏析鉴赏

鉴赏

这是一首爱情回忆词,描写了真挚甜美的爱情,表达了词人对昔日艳遇的无限眷念。

上片以桃花寄相思。词人眼见东风催开的桃花,便不由想起昔日与红粉佳人的初遇。“春将半,云日暖”是时间,“斜桥转,夹城西”是地点。当是时,词人骑马踏草而行,忽听马儿嘶鸣,便见得美人含笑相迎。言辞简洁,风情无限。词人轻轻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恋人初会的美妙场景。而后却笔锋陡转,“绣户曾窥”一句道出词人再访无果的满心惆怅。

下片写离别后的相思。“共携手处”一句呼应上片,同时暗写昔日的两情相悦、浓情蜜意,而今重走旧时路,看到满地残花,不禁怨念春光迟暮。“为伊消得人憔悴”,却无人可解,也无人关切。唯一的知己依旧是桃花,对着昔日爱情的见证者,不免泪水涟涟。“又双飞”是反衬,“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则是反语,暗写词人现在的形单影只和落寞凄苦。最后,刘郎和武陵溪的典故进一步点明怀古伤今、佳人再见无期的悲伤之情。

整首词看似写桃花,实则写词人与佳人的一段恋爱往事。词人以桃花来借代佳人,并寄情于花,抒发了自己睹花思人的真挚情怀。全词语言清秀雅致,情感缠绵悱恻,词风哀怨凄婉,读来令人深思。真可谓十分难得的一篇佳作。

宋词地图

武陵溪:据古书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在天台山迷路。寻找归路途中,他们以桃果充饥,以大溪水解渴,后在溪边偶遇仙女,并受到仙女的款待。出天台山后,发觉已过七年之久,待再次返回大溪时,却怎么也寻不到。

《六州歌头·桃花》原文翻译赏析-韩元吉-宋词三百首

六州歌头·桃花作者简介

韩元吉(1118~1187),字无咎,号南涧,祖籍一说是河南开封,一说是河南许昌,南渡后居江西上饶。曾任礼部尚书,为官清正,有功绩。好交游,且与当世著名文人陆游、辛弃疾等人往来频繁,并常互赠佳作。词风豪放,近于辛弃疾。黄升赞其“文献、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词人主张抗金,并在多首词作中对此有所表达;此外,也常发“廉颇老矣”的慨叹。卒于淳熙十四年(1187),享年七十。今有《南涧诗余》一卷存世。

更多韩元吉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