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妇的怨悔历程
王昌龄不愧是绝句魁手,他绝句的数量是否在唐人中第一固无论,但要说他的绝句质量千古独步,令诸多诗人望尘莫及,却不是夸张的妄语。举凡山川风物、前尘旧事、人情世态、边塞战事、亲朋友谊诸方面,细大不捐,无不可以纳入绝句中吟咏歌唱,短章小制中深蕴情感的惊涛骇浪,绵长宛转,委实堪称绝句中的领袖级人物。
功名富贵,历来是人们追逐的目标,但这目标有如打枪的后挫力一样,一不小心就能伤及自己的要害。不过,明知风险不小,古往今来射利逐官之徒没有丝毫的减少,这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实情,不管多少有识之士拿起如椽巨笔来横扫,终究难改人类追名逐利的禀性。古今男人在追名逐利的欲望上差别不大,但古代男人一旦出去从事贸易、征戍边塞、游宦当官、猎取功名,山遥水远,归途不易,不似今日相见快如闪电一般,加之古代妇女生活范围极其逼仄,难以排遣独守空房之郁闷,故尔才有如此细腻绵长的《闺怨》诗。
可惜小说在唐代还是小道,不登大雅之堂,更不像今日玩文学者以小说为文学之正统自居,不然的话,我想王昌龄一定是个擅长心理描写的小说高手。《闺怨》一诗所写少妇心理过程的细微变化,在春天杨柳飘舞、容易伤感动怀的日子,在翠楼如此美好的环境,一个人独守空房,辜负的不只是春光美色,更辜负了一颗多愁善感的心。一个“忽见”接一个“悔教”,用栩栩如生来形容都属于陈词滥调,仿佛他就是少妇本人一样,笔笔直指心扉肺腑,但又是那般不嫌其细的婉转得体,非诗中圣手莫办。
附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