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待访录》一卷,二十一篇。作者黄宗羲(公元一六一○年~一六九五年),字太冲,号梨洲,世称梨洲先生,因其故乡名南雷里,故亦称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列“清初三大儒”。“明夷”是《周易》卦名,其意是指太阳落入地中,而比喻贤人遭贬;“待访”则是等待圣明之君前来造访之意。书中侧重论述政治制度、揭露君主专制和宦官专权的毒害。并宣扬民主思想,主张君主与臣子都应为民办事,因为万民是“主”,而君是“客”。同时,主张实行法治,提倡用法治牵制人治。另外,对一些现实问题,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提出工商皆本、平均土地、扩大学校职权、设想实行征兵服役制度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各个方面。
作者:黄宗羲
成书时间:清初
一语中的:清代重要学术著作,新兴民主思想代表作品。
《明夷待访录》书海溯源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生活在明清之交,是我国早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生活在明王朝灭亡和清王朝入主中原这样一个巨大转型期。作为由明入清的遗民,他当然保持着自己的风节和民族的尊严。但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认识到旧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极端腐朽,已经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种因素影响下,黄宗羲一面批判君主专制的黑暗,一面又构想新的制度,为未来描绘一幅蓝图,从而写成了《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一卷,二十一篇。作者黄宗羲(公元一六一○年~一六九五年),字太冲,号梨洲,世称梨洲先生,因其故乡名南雷里,故亦称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列“清初三大儒”。“明夷”是《周易》卦名,其意是指太阳落入地中,而比喻贤人遭贬;“待访”则是等待圣明之君前来造访之意。书中侧重论述政治制度、揭露君主专制和宦官专权的毒害。并宣扬民主思想,主张君主与臣子都应为民办事,因为万民是“主”,而君是“客”。同时,主张实行法治,提倡用法治牵制人治。另外,对一些现实问题,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提出工商皆本、平均土地、扩大学校职权、设想实行征兵服役制度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各个方面。
《明夷待访录》文理梗概
《明夷待访录》,从书名上看,已经体现黄宗羲作书的意图:希望有朝一日贤明的统治者前来访问他,使他能够献出自己的治国之策。《明夷待访录》带有浓厚的民主启蒙思想,是中国启蒙思想的早期著作之一。首先,他从明王朝的覆亡中看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腐朽和不合时宜,因而在书中给予其无情的批判。同时,他也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社会的蓝图。他在书中提到了“人各得其私”、“人各得其利”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产生与市民阶层的崛起是分不开的。而他的这种私利愿望,也不排斥除公害、兴公利,这种思想明显地体现出新时代的烙印。黄宗羲还认为对国家法制不能仅仅局限于局部的变革,应进行大的变化,为国家立大法,这代表立宪思想的萌芽。《明夷待访录》后来被重印二十余次。
《明夷待访录》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明夷待访录·原君》)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我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赏析〗
这段文字是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无情批判。周朝的人以无比自豪的口吻说“率士之滨,莫非王土”,而黄宗羲则以鄙夷的口气指责汉高帝“逐利”。这不仅是个人的观念变化,更是时代的变革。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封建集权统治达到极端,其弊端也暴露无遗。而明王朝后期的争斗与政治腐朽让其覆亡,使这一君主专制的矛盾空前激化。黄宗羲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制度的危害,于是对其进行无情的批判,同时他又比一般批判者更进了一步提出政治改革的方案。他不仅在政治、道德上批判了君主专制,还深入了经济、法律等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段文字中,黄宗羲就是从经济上对君主专制进行批判的。他认为君主将天下视为自己的,从而将天下的公产归于一人所有,使得天下人本应有的私产都被剥夺了。
《明夷待访录》妙言辑录
1.有生以来,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也。
2.天之生斯民也,故教养托之于君。
3.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也。
4.必使话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5.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
6.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7.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益皆本也。
8.使封疆之内,常有千万财用流转无穷,此久远之利也。
9.人于实一字,当念念不忘。
《明夷待访录》专家评点
《明夷待访录》提出的反对独裁建立国家的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及经济、法律、政治的措施,对于今天从事国家建设也有相当借鉴作用。读者阅读时应尤其注意其民主思想的萌芽,这是黄宗羲思想中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