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牡丹宋诗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诗歌赏析
这首《戏答元珍》写于宋仁宗景祐四年,当时的欧阳修正被贬,担任峡州夷陵县令,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整首诗以描写夷陵山城春景的萧瑟凄凉开篇。二月本应当是花卉吐露芬芳的时节,然而此时此地的山城依然有着压枝的残雪,欲赏花景不知还需多少时日。诗歌前两联看似平实写景,然而在山城萧瑟荒凉景象之下的,是诗人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受到打压被贬于外而不得皇恩“春风”的苦闷。
在这样的严酷环境之下,欧阳修并非自怜自艾。虽然自然环境异常艰苦,然而压枝的残雪之下毕竟有桔可供品赏,冻雷初响之下被惊醒的竹笋正为冒出生命的嫩芽而积蓄力量。“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两句在首联景物的萧瑟之中已暗暗透露另一种生命的姿态,为尾联的超脱埋下了伏笔。
颈联“夜闻归雁”与“病入新年”反映了诗人贬谪之中的思乡之情以及新年又至、物华更新之际,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虽然颔联之中已经透露出了解脱的精神力量,然而在颈联中,诗人又堕入被贬谪的惆怅痛苦之中,可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反复又焦灼,是充满矛盾的。而正因为有了这些反复、焦灼、矛盾,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才是真诚的。
尾联两句诗人将“洛阳花”与山城之中无名的野花作比,野花虽然生长在野外,花开较迟,但毕竟有着绽放的期望。尾联实为诗人的自我安慰、自我排解。“不须嗟”是诗人自己说给自己听的,用祈使句,表意强烈。诗人告诉自己要振作起来,要积极乐观起来,反倒说明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诗味的含蓄迂回就在这些语句中得以呈现。
这首诗写景清新自然,抒情一波三折,将诗人内心的焦灼痛苦、矛盾徘徊真切地表现出来,感人至深。题目冠以“戏”字,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却借此表达自己的怨刺,写出的恰恰是诗人最真实的内心情感,体现了儒家“怨而不怒”的诗教传统。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谥号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修的父亲早逝,欧阳修的母亲用荻杆在地上写字为欧阳修启蒙。宋仁宗天圣八年欧阳修考中进士,担任西京留守推官,并与尹洙、梅尧臣等诗人结识交往,以诗唱和。后来,欧阳修入朝任馆阁校勘一职,直到范仲淹遭贬谪。欧阳修因对谏官高若讷有所指责而被贬为夷陵县令、乾德县令。其后又担任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后因事降知滁州、扬州、颍州、开封府,之后又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文学思想上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致用,强调文道结合,极力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对整个北宋文坛风气具有极大的影响。其散文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或寄情山水,或以景抒怀,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欧阳修在诗歌方面,殊有意境,清丽秀美,注重诗歌的“气格”,语言上平易疏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历代诗话的先河,对后世诗歌创作、欣赏及研究有深远的影响。
“洛阳牡丹”的故事
欧阳修对于洛阳牡丹别有偏爱,他还专门写过一篇研究洛阳牡丹的《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记》共三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洛阳牡丹的二十四个品种。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花名的由来。第三部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宋代人赏花、贡花的风尚,记载了洛阳牡丹栽种、灌溉、嫁接、养护、运输的方法。文中还说当时洛阳城内无论男女老少、权贵平民都有栽种欣赏牡丹的情趣,对于我们了解北宋都市生活有不少史料价值。
洛阳牡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对牡丹的栽种与品种的培养就已经繁盛起来。到开元年间已经形成了培育牡丹、欣赏牡丹的风气。当时有个叫宋单父的洛阳人善于种花,唐玄宗就命令他到骊山选取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牡丹种了一万多株,奠定了后来洛阳牡丹高贵的地位和品种繁盛的基础。
唐人刘禹锡所写《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体现出京城百姓对牡丹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白居易所写《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表现了欣赏牡丹不仅仅是富贵人家的爱好,也是平常百姓的爱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喜好。社会形成对某种花卉集中的观赏与喜爱,一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人们将牡丹与太平盛世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传统。
北宋时期,对于牡丹的研究,日益深入,出现了一批研究专著,除了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这一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外,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也都对牡丹品种有着详细的分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