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薇首阳宋诗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诗歌赏析
《南安军》一诗是文天祥五律作品中比较著名的一首。祥兴二年,南宋的最后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军全军覆灭,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宣告了享国三百一十九年的宋朝灭亡。当时的文天祥已被俘一年,正被押往北方。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过南安军时写下此诗。
这首诗的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总写了诗人此行的境况。“梅花南北路”,一方面写出诗人此行是由南向北被押而行,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天南地北江山易主的沧桑之感。五月本没有梅花,可见此处梅花并不是实景,那么诗人为什么开篇就写梅呢?因大庾岭又名梅岭,诗人由岭之名联想到梅花,顺理成章。更为重要的是,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在逆境困厄之时保持高洁品质的文化意象,诗人以梅花开篇,表现了在神州陆沉之时自己心中的坚韧刚强。“风雨湿征衣”,表面上实写路途之中冒雨前行的艰辛与狼狈,其实,所谓“风雨”也是暗指时局的困厄,天下的倾覆。这场“风雨”与诗人的点点英雄泪既打湿了诗人的征衣,更打湿了诗人的心。
颔联“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表现行程的孤单寂寞。文天祥当时是作为囚徒被押解的,必有看守的兵丁,可以说是欲孤单而不可得的。在这句诗中诗人“同谁出”之问,并不是说无人同出,而是说自己身系拘囚,以这样的方式经过家乡,实是不堪。这正是对此刻自身处境感到深深的悲凉。这两句中重复使用“出”“归”二字,是犯险的用法。然而也正因为这两字的运用,使得诗句铿锵有力,直白矫健,写悲苦而无卑格。
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承接颔联悲愤的情感,上句化用杜甫《春望》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加上“千古”二字,突显出诗人对于宋王朝的满腔赤诚以及对于神州光复的强烈期待。下句“一时”二字与上句“千古”形成对照,强调此时元人占据华夏只是历史偶然而短暂的片段,是终究不会长久的,这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变的坚贞气节与顽强自信,与之前的梅花意象相照应。
尾联“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借用伯夷、叔齐坚持节操不食周粟的典故,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矢志殉国的决绝态度。“饿死真吾事”语言直白却有千钧之力。这力量来源于民族大义,更来源于以伯夷、叔齐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力量。后来,文天祥以实际的行动兑现了以身殉国的诺言,更令此诗感人肺腑。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初名云孙,字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江西庐陵人。
文天祥十九岁时在庐陵乡校考试中获第一名,被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
德祐元年,文天祥得知元兵大举南下,便在赣州组织义军勤王,护卫临安。次年文天祥请命代表南宋朝廷出使元营与元军议和,与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针锋相对地进行争辩,遭到扣留。后来,文天祥在镇江伺机逃脱,流亡到通州,又从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坚持抗元。祥兴元年,文天祥于五坡岭兵败被俘,被押送到大都关押了四年。在狱中,文天祥屡次被劝降,终因宁死不降,于1283年1月在柴市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后世将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在文学创作方面以诗为多,除《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外,还有《集杜诗》两百首和少量的词。
文天祥的诗歌创作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风格以清新明快、豪放激昂为主,具有鲜明的战斗精神;后期的诗歌多创作于南宋军事屡遭挫败,王朝倾覆难以挽回之时,多具沉痛悲壮的特点。
“采薇首阳”的故事
孤竹国是三千年前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建国的历史悠久且文化发达的小国。伯夷和叔齐是古代孤竹国的王子。
当时,孤竹国国君墨胎氏生了三个王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致(商代金文作智),字公远,后来谥号为叔齐。
国君生前有意立幼子叔齐为嗣子,继承王位,然而并没有付诸行动。国君死后按照嫡长子继承的传统,长子伯夷应该即位。然而秉性高洁的伯夷认为这样做有违父亲在世时的心愿,于是主动放弃王位逃到国外。国人和大臣遂又推举先王生前属意的弟弟叔齐作国君,而叔齐却认为国君当初没有指定自己继位,如果继承王位会有负于哥哥,也拒绝了王位逃往国外,并和哥哥伯夷一起过着隐居的生活。后来孤竹国国人只能立中子为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点评道:“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
当时商纣王非常残暴,为了躲避暴政,伯夷、叔齐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后来听说西方有周文王兴起并且大兴仁义,赡养老人,于是伯夷、叔齐便打算一同归附到周。
伯夷、叔齐在去往周的路上正遇到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带领大军讨伐无道的商纣王。伯夷、叔齐见到武王后叩马而谏,说:“父亲死了还没有安葬,就兴兵动武,这能算作孝吗?商纣王无道,但终究是君主,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的左右卫兵听到伯夷、叔齐如此忤逆周武王,便拔出刀剑来想要杀了他们。此时,在一旁的姜子牙连忙劝解说:“这是讲仁义的人呀,不要杀害他们。”便把伯夷、叔齐两人放走了。
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史书记载当时的战斗非常惨烈,血流成河,甚至盾都漂浮了起来。最终,武王消灭了纣王,建立了周朝。这虽然是消灭暴政、解救苍生的正义之举,然而伯夷、叔齐认为这终究是以下犯上,杀伐过度的做法,有违君子之道,于是发誓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一同到首阳山上采食野生的薇菜(也叫“野豌豆”)。采薇时,他们还唱着歌:“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吗?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哪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最终两人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让国和以身殉仁义之道的做法受到了孔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高度评价,从此成为志士仁人的典范而流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