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第138首陈与义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词人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感时伤怀,借此来抒发忧国之情与迟暮之悲。上片点题,高咏《楚词》,凭吊屈原,感叹时光流逝,今日远非当年之盛世。下片写自己流落飘零已久,身已垂垂老矣,心仍眷念故国。结句的凭吊屈原,既照应上片,也是对忧国之情的关念。全词沉郁雄峻,感慨深沉。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原文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注释
午日: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
戎葵:即蜀葵,因端午前后开花,花似木槿,又叫端午槿。二年生草本,喜阳忌涝。
湘中:湘水流域。屈原殉难之汨罗江属湘江支流,故云。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译文
译文1
高声吟咏《楚辞》度过端午,流落天涯只觉时节来去匆匆。石榴花比不上舞女的裙子红。没有人知道我此刻心情,一曲歌罢满帘鼓动悲风。
心系万事可我已老迈,蜀葵却依然含笑俏立墙东。杯中酒的深浅和去年相同。试将酒浇进桥下的江水,让它今晚流到屈原逝地湘中。
译文2
高声咏诵楚辞度过端午节日,避乱天涯,节气时序总是匆匆。石榴花还不及舞女的红裙明艳,没有人懂得词中深意,一曲歌罢,只觉得满帘悲风。
多少事还集于这一身啊,可悲人却已老了,那墙东的蜀葵也似在嘲笑我的无力。这杯中酒还与去年端午一样,如果把这酒浇于桥下水中,今夜应该就能流到屈子投江的湘水吧。
译文3
高声吟咏《楚辞》度过端午,流落天涯只觉节序来去匆匆。石榴花比不上舞女的裙子红。没有人知道我此刻心情,一曲歌罢满帘鼓动悲风。
心系万事可我已老迈,蜀葵却依然含笑俏立墙东。杯中酒的深浅和去年相同。试将酒浇进桥下的江水,让它今晚流到屈原的逝地湘中。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题解点评
题解
此词为宋室南迁后,词人流寓湖湘之时,端午感时抒怀之作。词中榴花、蜀葵,均为应时之景,却落笔见得花也无情,似处处嘲弄世人屈辱求全,不思反抗。避乱流迁之人,节日对花对酒,了无欢意,唯寂寞不平。全词语言含蕴深远,词意沉郁,兼有豪放婉约之风,即如置身无可奈何之境地,亦不掩英雄气。
评点
这首词写于建炎三年(1129),当时词人流落到湖南、湖北一带,正赶上端午节,于是提笔挥毫,借凭吊前人,抒发满腔爱国之情。
上片伤怀吊古,饱含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慨。开篇一句气势雄浑,“酬”字点明主旨,借古伤今。高唱《楚辞》,以酬端午,从对屈原的悼念中自然而然地生发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流,于是不禁又想起美好的往事。“榴花”句,是对旧日的追怀,可见词人对当年幸福美好的生活饱含怀念和眷恋之情。从昔日的志得意满、名声显赫到今日的颠沛流离、孑然一身,词人的内心之中,该是沉积了多少孤寂、伤感?“歌罢满帘风”,暗示词人微妙的心理变化,情景交融。上片境界萧疏、旷远,颇为感人。
下片抒写爱国情怀。“万事一身伤老矣”,是饱经丧乱、浮沉之后词人发出的喟叹之语,境界苍凉,气势豪迈。“戎葵”句,写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坚定不移。词人在这里使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向日葵以灵性,化虚为实,以“凝笑”强化自己的情感。结尾三句,思绪又回到眼前的端午节。此情此景,依稀似去年,这说明词人的伤感由来已久,只是现在更加深重。他把酒酹滔滔,盼望酒水能流到汨罗,这是词人深沉爱国情怀的体现,感人肺腑。
这首词首尾呼应,借端午节凭吊屈原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笔致深婉,情感真挚,结尾情景交融,蕴藉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赏析鉴赏
鉴赏
这首词写于建炎三年(1129),当时词人流落到湖南、湖北一带,正赶上端午节,于是提笔挥毫,借凭吊前人,抒发满腔爱国之情。
上片伤怀吊古,饱含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慨。首句气势雄浑,“酬”字点明主旨,借古伤今。“榴花”句是对旧日的追怀,可见词人当年生活幸福而美好。而从昔日的志得意满、名声显赫到今日的颠沛流离、孑然一身,词人内心该沉积了多少孤寂、伤感。“歌罢满帘风”暗示词人微妙的心理变化,情景交融。境界萧疏、旷远,颇为感人。
下片抒写爱国情怀。“万事”句是饱经丧乱、浮沉后发出的喟叹,境界苍凉,气势豪迈。“戎葵”句写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坚定不移。词人使用拟人手法,赋向日葵以灵性,化虚为实,以“凝笑”强化情感。结尾三句,思绪又回到端午节。此情此景,依稀似去年,这说明词人的伤感由来已久,只是现在更加深重。他酹酒滔滔,盼望酒水能流到汨罗,这是词人深沉爱国情怀的体现,感人肺腑。
本词首尾呼应,笔致深婉,情感真挚,结尾情景交融,蕴藉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祖籍洛阳。进士出身,先后担任过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参知政事等职。善诗词,以诗闻名,是江西诗派中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南渡后,颠沛流离,饱经丧乱,多感怀时事之作,词风沉郁,意境高绝。著有《简斋集》、《无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