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第136首韩疁的《高阳台·除夜》。这首词写除夜岁暮之感。上片写在除夜感到年光飞逝,欲通宵饮酒又怕寒气难禁,只合停杯,幸好还有梅花可以微吟,老气横秋而又语气淡然。下片写少年人新衣新妆,被东风撩起春思,词人鼓励他们趁大好年华游览登临,一片生意盎然,却是旁人之景。寻常情事,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上下片对比鲜明,又感慨万端。况颐周云:“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力气。”
高阳台·除夜原文
高阳台·除夜
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青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高阳台·除夜注释
银签:指更漏。
绛蜡:指红烛。绛,深红色。
衮衮:连续,此指时光匆匆。
蜂腰簇翠:蜂腰状的翠钿。
燕股横金:指燕形金钗。
高阳台·除夜译文
译文1
频频倾听更漏声滴答,重新点燃深红色的蜡烛,岁月来去匆匆让我心惊。饯别旧岁迎来新年,能消磨去几分光阴?人老了哪还习惯通宵畅饮?想要一夜不睡又怕寒风侵。用手捂着酒杯,感谢多情的梅花,陪伴我轻轻把诗词吟咏。
邻家的姣娃已试穿春装,蜂腰女袅娜满身玉翠,飞燕金钩横插头鬓。着意打扮嬉游春风,可知她们满怀芳思春情。花颜月貌哪能年年美好,尽情游乐吧,趁着如今年轻。且恣意地登临游览,先爬上那残雪未消的楼台,再徜徉于夕阳斜照的园林。
译文2
频频听着更漏声声,辗转难眠,起身重新点燃红烛,忽念及年华飞逝如流水,心中惊动。告别旧岁,迎接新春,一年转瞬即逝,能有几刻光阴呢。如今我已年纪老迈,怎能如往日通宵畅饮?想要不眠守岁,又还怕寒气侵身。轻轻放下酒樽,幸而还有那梅花,陪着我私语低吟。
邻家女郎已试好春装,又在发髻上别上精美头饰,蜂腰形的翡翠透明灵气,燕股形的宝钗金光闪闪。春风勾起人的春情,令人芳心荡漾。青春红颜哪能永远美好呢,何不趁着大好春光尽情游乐,好好享受当下。且任情任性登临游赏,看遍那残雪堆积、夕阳映照亭台园林。
高阳台·除夜题解点评
题解
此词抒写除夕守岁感慨,劝人珍惜春光、及时行乐。全词语辞浅尽而感慨深沉,深得自然之妙。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评曰:“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评点
本篇为除夕夜守岁抒怀之作。除夕守岁的习俗流传了上千年,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对于已到暮年的词人来说,心境却不尽相同。词人在这首词中正是通过描写年轻人迎春试装、踊跃游冶的欢快情绪,抒发了晚年顿觉年华飞逝的迟暮之悲。
上片“频听银签,重燃绛蜡”二句中,“频”和“重”为点睛之笔,写出了时间迅速流逝,而词人已独自静坐了很长时间的事实,从而自然而有力地引出“年华衮衮惊心”一句。独自守岁,饮酒吧,年事已高,不太习惯夜间饮酒;继续静坐吧,又觉得一阵阵寒气袭来,真是左右为难。“多谢梅花,伴我微吟”用移情的手法,把自己有意伴梅花写成梅花多情来伴自己,形象而生动。
下片宕开一笔,开始描写“邻娃”。那些邻家少女也都彻夜不眠,纷纷穿上新衣服,戴上华丽的首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写到此,词人笔锋一转,写到东风的多情。东风似乎也被少女们的美丽所吸引,与她们一起共享大好春光,然而词人却发出悲伤的感叹。不过词人转念一想,为了不辜负这大好的春光,即使朱颜不再,也要抓紧时间游园。
这首词语言浅显,但感情真挚,且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正如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所说:“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高阳台·除夜作者简介
韩疁(生卒年不详)字子耕,号萧闲,有《萧闲词》一卷,不传。存词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