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篇纂辑考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1 12:22

《诗》三百篇纂辑考

《诗》三百篇如何编定,《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为三百。是说也,唐孔颖达,宋郑樵、朱熹、叶适,清朱彝尊、赵翼、崔述、魏源等,皆疑而辨之。以为《论语》记孔子之言,一则曰“《诗》三百”,再则曰“诵《诗》三百”,本谓古人已具之定本,不应指其自删者而言;孔子只有正乐之功,而无删诗之举,至多不过刊定整理。诸家论证详明,无烦重述。孔子删诗之说既未可尽信,然则《诗》三百篇之定本如何纂辑而成,(“诗三百”,乃指成数而言,其确数不可知。汉儒传《诗》三百五篇,孔子所谓“《诗》三百”,是否即此数,亦不可考。)自为一尚待探讨之问题。

《诗》三百篇经秦火之厄,因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少残阙。惟西汉传《诗》者先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晚出,其后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而《毛诗》独传。三家《诗》篇名章句今犹有可考者,取与《毛诗》对勘,颇有差异。故严格论之,吾人既不能定此四家之本,孰为得孔氏真传,更不能执今《毛诗》以为即孔子所读之本。《论语》记孔子引《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罕》)今《毛诗》中无之。子夏引《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今《毛诗》无末一句。此皆孔门之《诗》三百不同于今存《毛诗》之证。惟自另一方面论之,《左传》引诗二百十七条,其间作者自引及述孔子之言者四十有八,而逸诗不过二条;列国公卿引诗百有一条,而逸诗不过五条;列国宴享歌诗赠答七十条,而逸诗不过三条。(此魏源所统计,见《诗古微》一《夫子正乐论》中。)此外《孟子》、《荀子》及《礼记》诸篇,所引逸诗亦鲜。故可谓今存之《毛诗》,与孔子所见之本,虽稍有差异,而大体相同,则据今《毛诗》三百篇以研究古三百篇如何纂辑,或不致大误也。(朱彝尊《经义考》论诗所以逸之故,一则秦火之后,竹帛无存,而口诵者偶遗忘也;一则作者章句长短不齐,而后之为章句之学者,必比而齐之,于句之从出者去之故也。)

《诗》三百篇纂辑考

孔子之时,已有《诗》三百篇,则《诗》三百篇之纂为定本,必前于孔子。然则当在何时乎?按《陈风·株林》咏陈灵公事,为三百篇中最晚之诗。陈灵公被弑在鲁宣公十年(前599),下至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孔子生时,(按,此据《公羊》、《穀梁》本《春秋》经。《史记》载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二年,则当为公元前551年。)凡四十七年,再下推至孔子十五志学之时,约六十年。孔子十五志学之时,或已得读《诗》三百篇,则《诗》三百篇之纂定,必在此六十年之内,即最早不得前于鲁宣公十年,最迟不得晚于襄公末年也(襄公在位三十一年)。《左传》记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在鲁观乐,鲁为之歌《周南》、《召南》及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郐诸国风,与今本《毛诗》次第微异,而国名全同,或其时《诗》三百篇已有定本乎?〔《邶风·燕燕》,三家诗说谓卫定姜送其妇或娣之作,约当卫献公初立之时。(《列女传》、《坊记》郑注、王氏《诗考》。)按,卫献公元年为鲁成公十五年,则《燕燕》诗当作于鲁成公之时,又在《株林》之后矣。惟《燕燕》诗就本文观之,仅可知其为送别之诗,无从断其作者为庄姜,或定姜,或其他卫君、卫夫人。三家说亦无确证,故不取,而仍以《株林》为《诗》三百篇中最晚之作。〕

《诗》三百篇之纂为定本,虽在鲁宣公之后,然宣公以前,王朝亦必时时颁诗于诸国,诸国士大夫皆讽诵之,或宴享咏歌,或语言称引,惟所诵者无三百篇之多耳。何以知之?曰:《诗》、《书》、礼、乐,为古代教育之具,而《诗》之用尤广,故两周士大夫无不渐渍于诗教。西周时,祭公谋父谏穆王伐犬戎,已引《周颂·时迈》,芮良夫谏厉王,亦引《周颂·思文》及《大雅·文王》(《周语》上),可见在西周时,《雅》、《颂》已为人所传诵。当春秋前叶,隐、桓、庄、闵、僖五公之时,三百篇中诸诗,有尚未作者;(如秦人赋《黄鸟》,《左传》记于文公六年,陈风《株林》作于鲁宣公时,皆在僖公之后。)有虽作而未必即经王朝纂录颁布者;(如许穆夫人赋《载驰》,郑人赋《清人》,《左传》均记于闵公二年,及经王朝纂录颁布,至早亦应在僖公末年。《鲁颂》乃颂僖公之作,亦未必当时即蒙王朝纂录颁布。《毛序》谓《駧 》乃史克所作,则又在僖公之后矣。)而《左传》所记此五公时,列国君卿大夫言语引诗、宴享赋诗者,凡十五条。(《左传》闵公二年记许穆夫人赋《载驰》及郑人赋《清人》,乃记作诗之事,至于“君子曰”以下所引诗,乃《左传》作者之词,均不在此列。)《国语》中记东周人士赋诗引诗在鲁僖公以前者,凡十四条。合两书所记,赋诗之人有楚成王、秦穆公、晋文公、周富辰、郑太子忽、叔詹、陈公子完、齐管仲、晋士蒍 、韩简、臼季(即胥臣)、秦公孙枝、宋子鱼、公孙固、鲁臧文仲、齐姜氏等,可见此时各国君卿大夫皆已诵诗。此可为王朝时时颁诗于诸国之证。隐、桓、庄、闵、僖五公时,各国君卿大夫引诗赋诗,就《左传》所记之十五条考之,引《国风》者仅僖公三十三年晋臼季引邶诗“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一条,庄公二十二年陈公子完引诗“翘翘车乘”云云,乃逸诗,不知其应属《雅》,或属《风》,此外皆为《雅》、《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赋《河水》,杜注:《河水》,逸诗。而据《国语》韦昭注,《河水》当作《沔水》,亦《小雅》也。)就《国语》所记之十四条考之,引《国风》者,仅齐姜氏引郑诗“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及楚成王引曹诗“彼己之子,不遂其媾”两条(《晋语》),其馀亦皆《雅》、《颂》。由此可见,在春秋前叶,《国风》中诸诗或尚未作,或虽作而尚未经王朝纂录颁布,故传诵于士大夫之口者尚少也。(文、宣、成、襄、昭诸公之世,士大夫引诗赋诗,虽仍以大、小《雅》为多,然邶、鄘、卫、郑、唐诸国风诗,均见征引赋咏,与僖公以前情形不同。)

《诗》三百篇,《周颂》为王朝颂功德祀神明之歌,大、小《雅》除宴享之乐歌外,多王朝士大夫感时讽政之作,献之于天子者,此诸诗自当掌于王朝大师之官。至于诸国《风》诗,如何收集,旧说皆谓由于采诗之制。然采诗制之实况,果如何乎?古书中记采诗制最详者,为班固《汉书》及《公羊传》何休注,而班、何两家之说,即相参差。《汉书·食货志》云:“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艺文志》亦曰:“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两家说不同之点,即班书所言,似行人乃王官,直至各国采诗,归而献之大师,而何休所说,则采诗并无专官,由各国自采集之,以闻于天子。二说孰为近真,固难臆断。如进而研究之,古书言采诗之官者,除《汉书》外,如刘歆所谓“逌人”(《与扬雄书》),扬雄所谓“鞧轩之使”(《答刘歆书》),许慎所谓“逌 人”(《说文》第五篇上),皆汉人之说。先秦诸书,未有明言采诗之官者。《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引《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杜注:“遒人,行人之官也。徇于路,求歌谣之言。”据此,则遒人或行人,即古采诗之官。惟细绎之,师旷引《夏书》只言“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未言采诗,而“求歌谣之言”一语,乃杜注所增。《周礼》虽六国时书,然亦多据成制,非尽虚构,其中无遒人之官,而记大小行人之职,亦无采诗一事。《周礼》作者熟于掌故,杂采以前官制而增益弥缝之,不厌详密,以寄其理想。苟王朝有采诗之官,作《周礼》者谅不致删弃。至于“以木铎徇于路”之制,《周礼》中有之,如乡师“以木铎徇于市朝”,乃所以警戒人民,发布政令。木铎警众,盖为古制。然则师旷引《夏书》所谓“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殆亦警戒人民,宣布政令,与采诗无涉。(师旷引《夏书》之语,伪古文《尚书·胤征》篇袭取之。伪孔注曰:“遒人,宣令之官。木铎,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其义似较杜氏为长。又按《论语·八佾》篇,仪封人谓“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亦谓天将使孔子明道施教,以化天下,非谓使孔子采诗也。)且古者天子与诸侯之关系,非若后世朝廷之与郡县,刑政教令,未能直达,况采诗小事,何劳王官遍游各国,巡行乡闾?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凡王官至鲁,如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隐公元年),武氏子来求赙(隐公三年),凡伯来聘(隐公七年),南季来聘(隐公九年),宰渠伯纠来聘(桓公四年),仍叔之子来聘(桓公五年),家父来聘(桓公八年),祭公来(桓公八年),家父来求车(桓公十五年)等,均书于《春秋》经,独无王朝采诗之官来鲁之事。故吾疑班书说古代采诗制之隆重,不免稍有理想化之嫌。何休所言,或近真欤?

前人亦有怀疑采诗制者,故魏源有霸者陈诗之说,其言曰:“问郑自子产执政以后,褚其衣冠,伍其田畴,诲其子弟,风俗大变,而始谤终颂之谣不登于诗者何?曰:诸国之风,皆陈于齐桓、晋文,而桓、文以后,惟秦康公诸诗陈于晋襄,陈灵诸诗陈于楚庄,此外无闻焉。盖晋景、悼连年争霸,不过志在主盟,而采风陈诗之典阒如矣。”(《诗古微》九《桧郑答问》)然魏说似亦有不可通者。《国风》诸诗,除少数有确证者外,颇难考定某诗作于某公之时,或为某事而作。魏源先信《毛诗序》定《木瓜》为美齐桓之诗,(贾谊《新书·礼》篇谓《木瓜》为臣下思报礼而作,与《毛序》不同,盖三家说。朱子《诗集传》则疑《木瓜》为男女相赠答之词,亦颇近情理。)因谓“《卫风》终于《木瓜》,大都皆文公以前齐桓所陈于王朝。”又谓“《卫风》终于《木瓜》,所以著齐桓攘狄之功。”(《诗古微》三《邶鄘卫义例》篇下)《郑风·羔裘》乃美其大夫之词,然不知其所指,《有女同车》、《褰裳》、《山有扶苏》,皆男女情诗,而魏源必谓《清人》以下皆文公后诗,谓《羔裘》乃美郑叔詹、堵叔、师叔三良所作,谓《有女同车》亦刺文公诗,《褰裳》之狂童、《山有扶苏》之狡童,皆指文公,因谓“诸国变风,类皆陈于齐、晋二伯,而图伯之事,莫大于攘楚,攘楚之事,莫要于服郑,故齐桓陈其诗,自《清人》以下,于文公独详。”(《诗古微》九《桧郑答问》)此种种说法,殆皆不免于附会。此其不可通者一也。魏源谓陈灵诸诗,陈于楚庄。楚庄既陈他国之风,何以独不陈其本国之风?此其不可通者二也。齐桓、晋文称霸之时,鲁、宋两国,列于会盟,奉命惟谨,桓、文陈诗,何以独缺鲁、宋之风?此其不可通者三也。

王朝采诗之制,既有可疑,而霸者陈诗之说,又难尽信。各国风诗之所以搜采而纂辑,盖应据何休之说,乃由各国自行采集而献之王朝者。兹更详细说明之。古代侯国为具体而微之王朝,王朝制度,侯国往往有之,惟较简而已。(西汉初,诸王国制度与汉廷相似,犹存古意。)王朝有献诗之制。邵公谏厉王谓“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周语》)《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右尹子革对楚王,谓“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即献诗讽谏之例。大、小《雅》诗本文中亦多可征者。《小雅·节南山》云:“家父作诵,以究王讻。”《何人斯》云:“作此好歌,以极反侧。”《巷伯》云:“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四月》云:“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大雅·卷阿》云:“矢诗不多,维以遂歌。”《民劳》云:“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皆王朝公卿列士献诗之证。此种制度,侯国亦应有之。《魏风·葛屦》云:“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陈风·墓门》云:“夫也不良,歌以讯之。”此皆作者自述作诗讽讥之意,与《小雅》“以究王讻”、“以极反侧”,口吻相似。故《国风》中一部分讽政谏君之诗,如郑之《清人》、秦之《黄鸟》,殆皆本国卿大夫所作,献之朝廷,存于大师,此固不劳采访。至于《国风》中之一部分,为里巷讴谣,写民间哀乐,盖出于庶民之手,此种诗非必作者自献于朝,盖由采集而来。任采集之事者,无须特异之才能,故亦未必特设专官也。〔此种采诗之制,盖侯国与王朝所同。《国风》中之一部分,为各国自行采集者。《王风》中之一部分,为东周王朝在其畿内所采集者。《小雅》中如《黄鸟》、《我行其野》、《采绿》、《苕之华》、《何草不黄》等,多里巷讴谣,其体极似《国风》,此盖西周王室在其畿内所采,相当于东周之《王风》,而所以列于《小雅》者,盖以雅本西周王畿内之乐调(本章炳麟《太炎文录·大疋小疋说》),周人发迹豳岐,建都丰镐,故用其本地音乐为朝会宴享之乐,地位特尊,号为正乐。至如《黄鸟》等诗,乃西周王畿民歌,自应以其本地乐调歌之,故不必特称某风,而即可列于《小雅》中矣。〕或曰:各国风诗,一部分为士大夫所献,一部分由采集而来,保存于本国之乐官,既可知矣。而侯国献诗王朝之制,除何休之言外,又何从得更古之证明乎?曰:《鲁语》闵马父谓:“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大师,以《那》为首。”王国维释之曰:“考汉以前,初无校书之说。余疑《鲁语》‘校’字当读为‘效’,效者,献也,谓正考父献此十二篇于周大师。”(《观堂集林》卷一《说商颂》)按王氏解“校”字义甚精确。且《商颂》非商代之诗,乃宗周中叶宋人所作,故《商颂》即宋颂,王氏《说商颂》中亦证明之。由宋正考父献其本国颂诗于周大师之事推之,则各国亦均可有献诗之举,更证以何休记采诗制“国以闻于天子”之言,其事益明,而各国风诗集于王朝,即以此故。(朱熹《诗集传·国风》注曰:“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天子受之而列于乐官。”是朱子之意亦以为各国诸侯自采其本国之诗而贡于天子也。)此说可以解释数种疑问。第一,楚亦春秋时大国,《诗》三百篇何以独无楚风?曰:非以楚国无诗,盖楚虽有诗,而未尝献于王朝,故周大师无从纂录也。楚僻居南服,自称“蛮夷”(《楚语》、《史记·楚世家》),而中夏亦以“蛮荆”(《诗·小雅·采芑》、《吴语》)、“荆蛮”(《晋语》、《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目之。楚不但自称王,且观兵雒郊,问鼎轻重,其视王室,蔑如也。凡诸侯承奉王朝之礼制,楚皆无与,献诗之事,遂亦缺如。第二,宋、鲁两国,何以无风,而只有《商颂》、《鲁颂》?曰:若果由天子命行人之官至各国采风,则宋、鲁两国,不当遗漏,正因各国自献其诗,故有参差。盖宋为殷王之后,鲁乃周公子伯禽所封,此两国皆可用天子礼乐,异于他邦。故荀偃、士匄曰:“诸侯宋、鲁,于是观礼。”(《左传》襄公十年)颂为天子之乐,诸侯中惟宋、鲁能用之,故宋、鲁两国只献其颂诗以自表异,而不献风诗,周大师就其所献者而编录之,此宋、鲁之所以无风也。第三,《诗》三百篇何以止于陈灵,岂陈灵以后即无诗乎?曰:观《左传》襄公四年所记鲁人之歌臧纥,襄公三十年所记郑人之歌子产,昭公十二年所记南蒯乡人之歌,知陈灵以后,未尝无诗。而《诗》三百篇所以止于陈灵者,盖周室东迁,威灵虽损,而齐桓、晋文创兴霸业,犹以尊王相号召,各国亦推奉王室,献诗之制仍存,桓、文既殁,诸侯强恣自雄,尊王之心益泯,故不但楚国不献诗,即中夏诸侯,亦废此制。太师编录,止于陈灵,三百之篇,遂为定数矣。

《诗》三百篇纂辑考

当陈灵以前,献诗之制犹存,诵诗之风甚盛,各国风诗,自作成之后,迄于纂录于王朝,传诵于诸国,为时并不甚久。举一事以明之。《鄘风·载驰》乃许穆夫人所作,《左传》记于闵公二年,而据魏源考证,此诗应作于闵公二年之次年,即僖公元年。(《诗古微》八《邶鄘卫答问》:“郑笺以‘归唁卫侯’为戴公,然狄以闵二年冬入卫,宋桓公立戴公以庐于漕,甫一月卒,安有芃野之麦,采丘之蝱,其作于次年文公初立,楚丘未成之时乎?”)其后四十五年,即鲁文公十三年,郑伯与文公宴于棐,郑子家已赋《载驰》之四章,义取小国有急,欲引大国以为助,鲁季文子赋《采薇》之四章以答之。(《左传》)可见其时《载驰》一诗必已见录于王朝之大师而颁布诸邦,传诵人口,故会盟宴享之际,赋诗者举其辞以见志,而闻之者即知其意而答之也。唐宋两代文物昌明,楮墨利便,旗亭赌诗,标之涣之警句,井水饮处,歌屯田之乐章,后人歆其韵事,播为美谈。春秋之时,舟车之利,书写之便,远逊后世,而一诗脱稿,竟能于三四十年后,传诵诸邦,歌咏坛坫,文雅盛况,千载同符,亦可以发思古之幽情矣。

陈灵以降,不但献诗制废,诗多散亡,即诵诗之风,亦不能久延。观《左传》所记,成、襄、昭三公约八十年中,各国君卿大夫宴享赋诗言语引诗之风甚盛,而定、哀两公四十二年之中,引诗赋诗者仅七条。(定公四年,楚郧公辛引《大雅·烝民》,秦哀公赋《秦风·无衣》;定公十年,鲁驷赤引《唐风·扬之水》;哀公二年,晋乐丁引《大雅·绵》;哀公五年,郑子思引《大雅·嘉乐》及《商颂·殷武》;哀公二十六年,鲁子赣引《周颂·烈文》。此外君子曰引诗,乃《左传》作者之辞,不在此列。)盖世尚征战,文教渐衰,顾炎武论周末风俗,谓:“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日知录》卷一三)慨然于世运之变。实则不待七国,定、哀之间,引诗赋诗之风,已渐消歇。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一年,四十岁以前,当昭公之时,犹及见诗教盛世,至其晚岁,世运潜移,观《论语》中屡记孔子劝人学《诗》之言,或以时人已非复若曩昔之重诗,故谆谆言之欤。

总之,《周颂》与大、小《雅》,多王朝歌颂功德及祭祀宴享之乐歌与士大夫所献之诗,而其撰作时代多在西周,自应早为王朝大师所纂录而颁布于诸国,此外各国之诗,率由本国收集而献于王朝,录于大师者。《周南》、《召南》为南国之诗。南国非一国之专名,乃一区域之名。据近人研究,周之开辟南国,在西周中叶以后,而至平王都洛后六七十年间,南国诸侯渐为楚所并。二《南》诸诗,殆此百余年中陆续所献。其馀各国风诗,亦各国陆续献于王朝,王朝大师因而编录之。鲁、宋两国仅献颂诗,而不献风诗,故有《鲁颂》、《商颂》而无鲁风、宋风。侯国自集其诗,本国大师盖加以选择,及献于王朝,王朝大师或又加删汰,非必有诗即录也。故《诗》三百篇中,各国风诗多者不过三十馀篇,如邶、鄘、卫风,少者则十馀篇或数篇而已。(《鲁语》所记,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大师,而《诗》三百篇中《商颂》仅存五篇,其馀七篇或因历时久而亡佚,或当时即为周大师所删,均不可知。)侯国随时献其诗,王朝大师亦随时纂录颁布之,各国士大夫皆讽诵而肄习焉。《载驰》一诗,乃许穆夫人于鲁僖公元年所作,而文公十三年郑子家赋之,襄公十九年鲁穆叔亦赋之。就《左传》、《国语》所记,甲国之诗,乙国大夫赋之,而丙丁诸国士大夫亦均能解其义,此例甚多。苟非王朝集录各国风诗颁布诸邦,不能有此现象。及春秋中叶之后,献诗制废,大师辑录风诗,止于陈灵,合《雅》、《颂》计之,适为三百馀篇。举成数而言,则曰“三百”。此后《诗》三百遂成定本,故孔子两称“《诗》三百”,而《墨子》书中亦言“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篇)也。

以上所陈,皆就有事证可录者加以推论,而年祀绵邈,载籍多佚,古代情事,或难强解者,则付诸阙疑,以俟好学深思之君子。

《诗》三百篇纂辑考

(《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三集,1942年。收入《诗词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