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别友》原文赏析翻译-毛泽东诗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8:35

贺新郎·别友原文

贺新郎·别友

(一九二三年)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贺新郎·别友》原文赏析翻译-毛泽东诗词

贺新郎·别友注释

[挥手从兹去]语本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欲零还住]谓别泪欲落又止。零,落。《诗经·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东门]泛指离别地。古乐府瑟调曲有《东门行》,词云:“出东门,不顾归。”或说本词东门指长沙城东小吴门。

[横塘]借指女性居处。唐崔颢《长干曲》:“妾住在横塘。”本章实指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

[汽笛]指火车汽笛。清水塘距火车站不远,故得闻。

[重比翼,和云翥]谓他日重逢,必比翼双飞,高翔云表。屈原《远游》:“鸾鸟轩翥而翔飞。”

《贺新郎·别友》原文赏析翻译-毛泽东诗词

贺新郎·别友赏析

“贺新郎”又名“贺新凉”、“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风敲竹”、《貂裘换酒》。双调,116字。前后阕各十句、六仄韵。别友之“友”,指诗人之妻杨开慧。1923年6月,毛泽东赴广州参加中共三大,同年冬,复离长沙经上海赴广州参加于次年1月召开之国民党一大。词写于第二次赴穗时。不言“赠内”、“别妻”而言“别友”,乃诗人有意强化与杨开慧之同志情、战友谊也。

毛泽东与杨开慧1920年冬天结婚。1921年夏夫妻短暂分别,毛泽东有《枕上》一词以记之。欣赏此词,若与《枕上》对照,更易晓其风旨。诗词最雅,但“闺情艳语”仍属夫妻“悄悄话”。“悄悄话”最真、最诚,聆之亦别有意味也。

上阕,开篇一句“挥手从兹去”,化用李白成句,紧紧扣住词题之“别”字。直截了当,不绕不拐,反映了诗人的纯情个性。毕竟,他是去承担又一重大使命,分别是无可回避的选择。接下来的“更那堪”二句,为由景入情的重要一笔。这“情”,是“凄然”的“苦情”,是不能不“重诉”的“苦情”。从“眼角”二句开始,皆叩住“重诉”展开,多角度表现了夫妻间的“误解”与“理解”。“书语”,不宜泥解,不一定要坐实是毛泽东的书信造成杨开慧的误会。夫妻之爱,常被文人夸说为甜蜜的完美,毛泽东却在字里行间直言“误会”,既出之其正视人生,亦出之其至诚至爱。所以,才有以下数句的劝勉、鼓励,以“知己”相许,以天地间之唯一相期。“人有病,天知否?”天不知人知,人不知妻知,“知己”者,天地一人也!

下阕,“今朝霜重”等句直接上承“挥手”,铺陈惜别场景。“霜重”,状季节,为大时间;“残月”,定晨昏,为小时间;“东门”,指小吴门,背后乃长沙城;“横塘”,为清水塘,前面是火车站。诗人远行,妻子相送,“挥手”之间,一个倚门而待,一个“天涯孤旅”,所以才有月凄清而人肠断!“苦情”的逆转,在“凭割断”一句;而“苦情”升华为“豪情”,则由“要似”一句完成。词中的“昆仑”、“台风”诸意象,实际上是革命形势的比拟和革命豪情的抒发……

在诗人营造的意境里,诗人与他的妻子,借着“挥手”的一瞬,化为永恒的惦念与翘盼!有多少炽热的阅读期待,便有多少昔日的风华再现!

《贺新郎·别友》的艺术风格,与诗人中后期诗词的风格相比,表现为“各别”。“各别”的佐证,便是“苦语”多、“哀语”多、“情语”多。坦坦而发于心,诉于友,真情真意在焉。

《贺新郎·别友》原文赏析翻译-毛泽东诗词

更多毛泽东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