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庐山原文
七律·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律·登庐山注释
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郊,北临长江,南界鄱阳湖,又名匡庐、匡山,盖因秦末有匡氏兄弟庐居于此而得名。
[四百旋]指盘山公路。全长35公里,约有400多处转弯,故称。
[九派]长江至九江分为九流,九江由此得名。毛泽东1959年12月29日致钟学坤信谓:“九派,相、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参见《菩萨蛮·黄鹤楼》注。
[三吴]说法不一,古或以苏州、常州、湖州为三吴。见《名义考》。另有作者自注可参。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曾任彭泽令。
[桃花源]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一与世隔绝之避乱福地。
七律·登庐山赏析
此诗作于1959年7月1日,上距《到韶山》之作仅仅五天。这表明毛泽东正处在诗情奔涌之期。把握此诗基调,似与《到韶山》对照品味为好。再,诗成次日,即7月2日,著名的庐山会议即始召开(结束于8月1日)。庐山会议对于这首诗来说,仅为“后话”,而这首诗亦为庐山会议之“前兆”。知此,或不至盲解或误解。
欣赏此诗,重点要领会诗人的“登高气韵”;若作进一步推求,能知其“居高气韵”更好。
首联,“一山飞峙”二句,在全诗中至为关键。先讲山势陡峻,如天外飞来;后讲登临迅捷,一跃而上。山“飞”来,人“跃”上,都活了。庐山,高1543米,在中国的名山里不算太高。由于临江而立,与水相照,故更显高峻。山高,人却一跃而登之,因而在精神上、能动性上,人比山高。这是一个由山下到山上的过程。平行相比,人永远比山矮,叠加相比,人有时比山高。
孔子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情绪,分明已被毛泽东捕捉。
颔联、颈联四句,紧扣“而小天下”的登高气韵,加以铺陈。在情态的连贯性上,则紧扣“跃上”展开。四句均属“视觉”形象,但又非见一物写一物;而是在“视觉”范畴内随我意向发挥,故而摄入诸景皆有超乎实际视野的宏阔。如“向洋”,如“看世界”,如“云横九派”,如“浮黄鹤”,如“浪下三吴”等,均是在庐山的实际海拔高度看不见的;诗行自由写来,皆为登高而眺,神招云前!这也就是有些评论者所谓“夸张”、“浪漫主义”。以我理解,此乃“视觉”与“想象”之同时启动:已在心中,故在望中,心胸万里,目光万里,一登庐山,所见皆大!这正好与毛泽东的领袖心态相合。登高,则目光自高;居高,则情志自雄。透过庐山登临的诗句,人们不难看到一位伟人面对共和国十年功业所隐隐流露的“居高气韵”。
“陶令”二句,作为全诗收束,仍然带有“视觉”扫描的特征,尽管“思维”力度已经加大。陶令,就曾隐居此山下,登山怀人,自然想到问他一句。“可耕田?”问出了关切,问出了怀念,问也是一种历史肯定。其间,今昔对比,人我对比,都在不言中;而“耕田”的意指,自然不必坐实为对农业、农民、粮食问题的关注。一个人,陶渊明;一方天地,桃花源;相合为一种理想光辉。能不能走进这片桃花缤纷的境界呢?毛泽东问而不答,诗情由此得以绵绵如缕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