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塞鸿秋》题人采菊图原文赏析-清代许光治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6:41

【正宫·塞鸿秋】题人采菊图作品原文

【正宫·塞鸿秋】题人采菊图

许光治

蜉蝣只作昏朝计,蟪蛄岂识春秋意。

蟭螟局促人间世,虫鱼琐屑书生事。

龙头翰墨场,燕颔功名志,笑东篱未必渊明是。

《正宫·塞鸿秋》题人采菊图原文赏析-清代许光治散曲

【正宫·塞鸿秋】题人采菊图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题图之作,内容侧重写对人生的探讨与认识。

这支为采菊图所作的小曲,一开始即将笔触伸向自然界几种卑微的生物,作者试图以它们来说明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蜉蝣和蟪蛄的寿命非常短暂,前者寿命短者只有数小时,长者六七日。蟪蛄是的一种,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来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所以,它们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施展,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一年的长度,它们却努力生活着。寓言中的蟭螟“屯蚊眉之中”(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活动的范围极其窄小,而且小虫小鱼的事情无比琐碎,为人不齿,正统儒家就以《尔雅》的《释虫》《释鱼》等篇,与治世大道无关,而称繁琐的考证、注疏等工作为虫鱼之学,含有轻视之意。这些卑微生物,仍因生命在不懈追求,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命世界,展示了不同生命的形态,同时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以虫鱼之事推论人类社会,使作品有了更深层内涵。“入世”与“出世”是中国古代文人两种不同的社会政治态度,“入世”的政治态度,决定于文人对社会政治的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是对国家、民族、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体现。“出世”是指看破红尘,超脱人世。用宇宙的永恒来观照人生,把人生的意义赋予了生命的本身。这是与“入世”完全不同的一种社会政治态度。作者因此认为社会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目标的,有人勤奋苦读,结果“龙头翰墨场”,能在科场上夺状元独占鳌头;有人艰苦磨砺,最终“燕颔功名志”,可于沙场上展神威建功立业。学成文武艺,服务国与家,当然是不应该否定的。尽管在“出世”这种社会政治态度引导下选择与山光水色相伴、与丽日清风为伍的人生,体现了一种君子独善其身的价值取向,在心灵净化过程中实现对人生审美的超越,但也不能说只有赏菊饮酒这种陶渊明式的生活方式才值得肯定。字里行间,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清晰呈现出来。

这一首作品以不同形态的生命来起兴,说明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都会有各不相同的生命目标,重要的不是目标的远大和能否实现,而是追求的过程。曲中把说理寓于具象,使人读来并无枯燥之感,却有触类旁通的启迪。另外,作为一个题图之作,作者反图意而题之,不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却赞科场夺魁、沙场建功的威风,匠心独具,巧妙喜人。

(阙真)

《正宫·塞鸿秋》题人采菊图原文赏析-清代许光治散曲

【正宫·塞鸿秋】题人采菊图作者简介

许光治(1811—1855),字龙华,号羹梅,别号穗嫣,浙江海宁人。廪贡生,弱冠后以授徒为生,又旁涉诸艺事,书、画、音乐、篆刻,乃至医药,无不通晓。著有《红蝉香馆集》《声画诗》《放吟》《江山风月谱》(内涵词、散曲各1卷)。

《正宫·塞鸿秋》题人采菊图原文赏析-清代许光治散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