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调·黄莺儿】茌平题壁(四首选二)作品原文
南【商调·黄莺儿】茌平题壁(四首选二)
张文虎
南北路迢迢,况严冬冰雪交,愁中忽见桃花笑。
眉儿黛描,脸儿粉调,半弯红袖琵琶抱。
髻双挑,婷婷嫋嫋,一个个翠苗条。
幼小识春风,问何曾习女工,贪财薄俗钱刀重。
巫山者峰,巫山那峰,邮亭驿馆年华送。
太匆匆,红颜似梦,转瞬又缝穷。
南【商调·黄莺儿】茌平题壁(四首选二)作品注释
(1)巫山者峰:典出战国时期宋玉《高唐赋》,指男女之情。“者”即“这”。
(2)缝穷:旧指贫苦妇女代人缝补衣服。
南【商调·黄莺儿】茌平题壁(四首选二)作品赏析
《茌平题壁》共有四首,前有小序:“自阴平而北,一客入店,挟瑟者盈门,其齿自十一二至十七八而止。靡靡之音,不俟客命。缠头赏数十青蚨,笑盈颊矣。稍长则以逢穷市,鹄面鸠形,饰以浓脂厚粉,车夫奴子视为温柔乡。其为士者笑之,恶知即向之挟瑟来者也。戏填〔黄莺儿〕四阙。”可知组曲是作者在旅途中有感世风而作。阴平故城在今江苏沐阳县西北,茌平是阴平北一小城。第一首先描写羁旅之人的疲惫,本来就路途遥远,再加上严冬冰雪交加,心情原是很灰暗的,忽然门口出现了一群十多岁的小姑娘,手里拿着琴瑟琵琶,涌上来要为旅人弹唱一曲,那心情真的是“愁中忽见桃花笑”,眼前豁然一亮。这支曲子的描写很细腻,从局部到整体,以曲特有的市井俚俗之笔描绘了一幅美女琵琶图,其中“半弯红袖琵琶抱”一句很有诗意,是俗中之雅、溜滑中一沉挫,而“翠苗条”则曲味十足,一个“翠”字显得很有精神,将这些少女活泼鲜亮的生命之美展露无遗,也就为下文写“红颜似梦”奠定了很强烈的对比感。第二首首先写这些少女沉沦的原因,是因为世风浇薄,她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一个只重金钱而无道德感的环境当中,惯于风月之事,一生就在邮亭驿馆这种客旅往来落脚之处兜揽生意,青春就这样在迎来送去中过去了。转眼之间,红颜已老,回想当年“半弯红袖琵琶抱”时,已是如梦一场,此时她们“鹄面鸠形”,渐渐地维持不了生活了,只好拿起自己年轻时也没做过的针线活,为人家缝补点衣裳度日。从“何曾习女工”,到“转瞬又缝穷”,这对比让人很心酸。
中国的诗词曲史上很难找到一首像张文虎《茌平题壁》这样咏女性的作品,历代作品关注的一般是闺中少女、思妇或青楼知己。但张文虎此曲的视角却是深入底层,展现的是赤裸裸的悲哀粗俗的人生,表达的感情虽不缠绵哀怨,用笔却很细腻。
(和泽杰)
南【商调·黄莺儿】茌平题壁(四首选二)作者简介
张文虎(1808—1885),字啸山,又字孟彪,别号天目山樵,江苏南汇(今上海南汇)人,诸生,候补训导。博览群籍,于经学、小学、历算、乐律均精研深造,尤长校勘。馆金山钱氏33年,尝三诣杭州文澜阁,纵观四库全书,手自校雠。所校《守山阁丛书》《指海》《小万卷楼丛书》等凡数百种,世称善本。其后应金陵书局之请,独校《史记》。晚年主南菁书院讲席。著述甚丰,有《覆瓿集》(《舒艺室全集》),另有《〈儒林外史〉评》《校勘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