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清江引】观傀儡戏 戊辰作品原文
【双调·清江引】观傀儡戏 戊辰
孔广林
重关厚围铁限裹,谁把愁城破?聊将傀儡睃,磊块浇一过,堪叹世情都戏作!
【双调·清江引】观傀儡戏 戊辰作品赏析
这是首感叹世情世态的散曲。作者此时已年过花甲,经历了妻亡子殇、生老病痛等重重人生苦难,也见惯了官场、学林的种种欺瞒炎凉,故对人情世态有了更深的体会与理解。观戏之余,胸有郁结心有所感,发而填成此曲。
“铁限”指用铸铁浇成的门槛。那么是何种事物被铁门槛“重关厚围”层层关锁呢?本曲一开头便使用倒叙方式,给读者设置了这样一个疑问。原来,是满腔的愁绪呀!愁绪围城,简称“愁城”,使用的是拟物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将愁绪难消的心境比作难以攻破的坚城。“愁城”之说古已有之,如北周庾信《愁赋》云:“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宋周邦彦《满路花·思情》亦云:“帘烘泪雨乾,酒压愁城破。”还有宋陆游《山园》:“狂吟烂醉君无笑,十丈愁城要解围。”那么何以解忧?以严谨自守、好为人师的孔广林当然不会去借酒买狂醉,学那名士风度,而是选择了看戏来调剂。有意思的是,作者看的偏偏是傀儡戏。众所周知,傀儡戏的一大特点是前台的表演完全受幕后操纵,这不由得又让作者联想到了现实人生。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可惜天真逐爱欲,似傀儡,被他牵拽”(无名氏《无愁可解》),人生一世,常常被身外之物羁绊,身不由己。因此,看过傀儡戏后,作者心中郁积的愁闷(即所谓的“磊块”)并没有真正消解,反倒感叹起人情世态跟这傀儡戏一般,难以自控把握:古今多少名利客,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最后哪个不是热闹揭幕,冷清收场。
“傀儡”为元代曲家喜用之意象,孔广林曲中亦常用,借此表达他对名利场的认知。如他的〔中吕·朱履曲〕云:“傀儡阵从来无味,逍遥散多易招嗤,动静关有元机。观水止,悟鸢飞,静中参才动的。”这表明,他一方面并不热衷名利场,认为此中“从来无味”,但另一方面也并不想退隐山林,毕竟“逍遥散多易招嗤”。他认为人生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求取儒、道两者间的平衡,正所谓“静中参动”。显然,孔广林的这种思想,无疑与遵从圣教、以孔门后裔自居的身份存在一定冲突。据此,其心中郁结之气难以消解,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曲在艺术上,巧用了拟物写情手法,将无形之物愁绪化为有形之体坚城,富于形象性。同时,作者以傀儡戏为触发点,联系现实社会来抒发个人感慨,感情过渡非常自然贴切,也加深了作品在主题开掘上的深度。不过,由于作者内心矛盾、复杂的情感隐藏较深,曲中写得也较为模棱两可,乍读之下难免会感到其意旨有些隐晦模糊。
(谢仁敏)
【双调·清江引】观傀儡戏 戊辰作者简介
孔广林(1746—1814后),字丛伯,号幼髯,别称赘翁,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廪贡生,曾任太常寺博士。清高宗乾嘉间著名经学家、曲家,生平著述颇丰。著有《说经五稿》36卷、《通德郑氏遗书所见录》72卷。另有《温经楼游戏翰墨》21卷,中收《斗鸡忏》《璇玑锦》《女专诸》《松年长生引》等戏曲,还收有南北小令、散套等散曲作品245篇(《全清散曲》收入),曾编选散曲集《元明名人小令》。其散曲作品境界较小,格律上恪守元人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