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十首其九)原文赏析-清代郑燮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5:28

道情(十首其九)作品原文

道情(十首其九)

郑燮

吊龙逄,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

未央宫里王孙惨。

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作那英雄汉。

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道情(十首其九)原文赏析-清代郑燮散曲

道情(十首其九)作品注释

(1)龙逄:关姓,夏末大臣,河南陕县人。有“死谏开先第一人”之称。

(2)比干:殷末大臣。纣王淫乱,他犯颜直谏,被剜心而死,葬今河南卫辉。

(3)薏苡:草名,这里指“薏苡明珠”典故。《后汉书·马援传》写马援以车载薏苡从南方回家,死后有人告发他,说他车内所载乃为明珠文犀。后以此泛指被诬谤者。

(4)七尺:即七尺男儿。珊瑚:借指有才能之士,这里比喻人才。自残:自我毁坏。

道情(十首其九)作品赏析

该篇慨叹历史人物,将他们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忠臣,一类是无为之士。在作者看来,忠臣良将似不足取,唯有无为之士才是崇尚学习的对象。作者如此看待历史人物,并非他认识上的缺陷,而是在正话反说,借悲叹历史人物的有为等于无为来抒发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一腔悲情,很值得玩味。

开头四个短句,一连点出四个历史人物。四人中龙逄、比干为忠臣类,他们虽然忠心耿耿,但结局悲惨;庄周、老聃为无为类,虽然无所作为,但却能苟全性命于乱世。故而作者以哭、吊写忠臣,表现了对他们的同情;以羡、拜写无为之士,给予赞颂,态度鲜明,且语气坚定,从而为后边行文建立起自己观点。“未央宫”一句,是作为例证来写的。汉宫廷中那些王子王孙,甚或大臣们,为了功名而不知进退,不审时度势,没能明白其中道理,这才导致了他们悲惨的结局。可见王孙不如老庄,有为不如无为,以此来证明开头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南来薏苡”两句,进一步指出世情险恶、人心叵测,稍不留神,就会遭到无端的猜忌。马援不就遭到了诽谤和暗算!如果他们能像老庄一样隐居不仕不就万事大吉了吗!这里以珊瑚的比喻和马援的典故,为“王孙惨”找到原因,也完全是作者的激愤之语。郑燮在做县令期间,曾因为百姓赈灾得罪上司而走上罢官还乡之路。有了这一节,作者的正话反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既然如此,一切的有为之士便当以无为处世才对,非此即为可笑。“孔明”三句,就是写孔明的“可笑”:他“不识时务”,轻举妄动,搞什么“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尽管竭忠尽智、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有何益?早知道这些道理,他也就茅庐高卧,免出祁山了。可他未能如此,故而作者以“枉作那英雄汉”来讥笑他,说明一切的有为都是徒劳的。作者表面否定孔明,实则表达了对孔明由衷的敬意。这里正话反说,收到了歪打正着的效果。三句反语,奇妙无比,痛快淋漓,又一次宣泄了他的愤懑之情。郑燮是有名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但其政治生命本身就是不幸的,这样去写,是他“酸心硬语”的自然流露,也是他“英雄泪在胸臆”的真实表现。作品最大特点在于正话反说,这样更富有调侃意味,使激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同时,又把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以此传达出作者心声,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另则,整篇作品有理有据,极富说服力,使其无为观点,能得以让读者接受。

(李中合)

道情(十首其九)原文赏析-清代郑燮散曲

道情(十首其九)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早年落拓不遇,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始中进士,曾做过范县、淮县知县。后称疾辞归,以鬻书画为生。其诗文同情人民疾苦,不拘格调,质朴泼辣。著有《郑板桥集》。

道情(十首其九)原文赏析-清代郑燮散曲

更多郑燮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