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十首其一)原文赏析-清代郑燮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5:27

道情(十首其一)作品原文

道情(十首其一)

郑燮

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

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

一霎时波遥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道情(十首其一)原文赏析-清代郑燮散曲

道情(十首其一)作品注释

(1)轻波:作者墨迹作“清波”。

(2)荻港:地名,在今安徽繁昌境内,是长江沿岸河港之一。

道情(十首其一)作品赏析

《道情十首》是郑燮的一组组曲,初作于清世宗雍正七年(1792),时年作者37岁,尚是一介寒士。至进入仕途任县令期间,他又对组曲“几经更定”,然后随同诗词一齐手写付梓。此时距他告官还乡仅有十多年时间,实际上,作品已倾入了他政治生活上的感慨。从作品前的一段小序看,这10首曲子,看似“聊以自遣自歌”,但也可以说都是用来劝世的,是一组表达自己志趣的“劝世歌”,问世以来,一直传唱不衰。作者奉劝那些“痴聋”之人远离是非名利之场,而隐遁到荒僻山野之中。只有这样,才会“销除烦恼”,快活一世。整个词曲通过老渔翁、老书生、老樵夫等人物的生活描写,表现了作者感叹人生短促、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处世心态及禅道思想,也流露出他“脱掉乌纱不为官”的出世之想。

该篇写老渔翁,作者以明快洗练之语言,来表现老渔翁远离尘嚣、无忧无虑的清静快乐生活,但也寄寓了作者热爱山水自然的情怀和厌倦官场以后的归隐之志。

起首四短句,先点出叙写对象老渔翁,交代他仅仅拥有“一钓竿”之家业,了无牵挂。次写老渔翁所处的自然环境,这里依山傍水,没有车马之喧闹和人世中的是是非非。“扁舟”一句,写老渔翁一叶扁舟,自由出没,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生活。此两句成为整篇作品要表现的关节之一,着重突出了老渔翁的闲散自适,和久居官场、饱受羁绊的生活相比,则迥然不同!接下来,“沙鸥点点”三句,分写两个内容,前一句写江面美景,后两句写日子快活。江面轻波摇荡,一望无际,一群飞翔的沙鸥已消失得看不清楚。这里,完全是一幅江天水色之自然画面。老渔翁所处地方的优美,尽管只有一句,却浓缩了江面的开阔、平静和优美景物。这是描写中的又一关节,着重突出湖光山色的优美和宁静。对老渔翁来讲,此地足以自足自适,终其一生,令人欣羡不已。后两句写荻港秋天的寒意和渔翁唱晚的生活情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秋天还是冬天,这种生活虽不乏人生之苍凉,但老渔翁却一如既往,以一曲高歌送走每一天,心情无比快乐。最后的“一霎时”两句,就是对老渔翁每一天生活的分写。“金影”,指夕阳的返照。“波摇金影”,写夕阳的余晖在碧波中摇荡句意为分明刚才还能看见金波荡漾,可蓦然之间便月上东山,快乐的一天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作品表面写渔翁出尘适意的快乐生活,但也含着人生短促,有奉劝世人淡化名利之意。该小令将叙事描写结合,叙事简练,描写生动,笔法明快,情景动人,因而广为流传。

(李中合)

道情(十首其一)原文赏析-清代郑燮散曲

道情(十首其一)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早年落拓不遇,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始中进士,曾做过范县、淮县知县。后称疾辞归,以鬻书画为生。其诗文同情人民疾苦,不拘格调,质朴泼辣。著有《郑板桥集》。

道情(十首其一)原文赏析-清代郑燮散曲

更多郑燮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