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原文赏析-清代邹枢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4:54

【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作品原文

【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

邹枢

碧罗衫子碧罗花,碧树门前碧玉家,小婢书囊负碧纱。

碧油车,一半儿风流一半儿雅。

阊门云母*小笺香,秀句裁成索和忙,欸欸依人问短长。

细推详,一半儿吟哦一半儿想。

水晶簾底看真真,戏把乌云问一声,可否亲裁赠与人?笑回君,一半儿心疼一半儿肯。

小名儿题的不争差,准拟前生就象他,只问因何却姓沙?怪姆妈,一半儿娇嗔一半儿耍。

一拳文石一盆松。

一架芳屏一座笼,一卷花间月旦工。

粉硃浓,一半儿矜严一半儿宠。

山塘凉月照人多,一自卿来似著魔,夜夜清光不肯矬。

眼频睃,一半儿迎人一半儿躲。

秦淮水腻橹声迟,记得河房掠过时,隐约回眸一笑孜。

相思,一半儿窗纱一半儿纸。

筵前苦为我辞樽,只道身躯弱不胜,若谢看承分转生。

俏恩情,一半儿推辞一半儿领。

《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原文赏析-清代邹枢散曲

【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作品注释

*阊门云母:苏州阊门的信笺名。

【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作品赏析

邹枢是一位风流浪子,其《十美词纪》记录了他与诸女性的交往,并为她们作传的情形。其中记载:“沙才者,金陵歌院伎。家桃叶渡,风致淡雅,工诗……余取宣德币,以碎朱研粉砑光赋诗《一半儿》十首答之。喜甚,藏之金陵紫檀钿盒中。每见,出以示余,吟咏不置。”确切说明了〔仙吕·一半儿〕的写作情形。《赠沙才》的“赠”文体学意义当是赠答之义,与赠序、赠别不同。其中有曲作者对人物的欣赏、相互交往中的乐趣、浓厚情感等,为读者勾勒出一位风流多情、文雅天真的妓者形象。

“碧罗衫”和“阊门云母”两首是从旁观的角度写沙才。“碧罗衫”一曲采用的是镶字格,全曲五句,其中四句有“碧”字:前三句每句用两个“碧”字,第四句用1个“碧”字,33字共用了6个“碧”字。这个姑娘身穿碧衣、头戴碧花,住宅门前有碧树,背着碧书袋,坐着碧油车,通过反复强化,使读者将人物与碧色融为一体。“一半儿风流一半儿雅”是作者对人物的总体评判,其装扮一半儿是追求风流,一半儿是高雅。“阊门云母”则写人物吟诗的风雅及对沙才的欣赏。她将诗写在阊门云母笺上,或找人唱和,或向人请教,忙得不亦乐乎。看她推敲诗句时,“一半儿吟哦一半儿想”,情态可爱。此首与“碧罗衫”一曲相比,前者侧重写人物外在美,后者则主要写人物内在美,两相烘衬,给读者勾画了一位有才情,爱学习的美少女形象。

“水晶簾底”“小名儿”两首曲子写他们交往期间的趣事。“水晶廉底看真真”,真真当是沙才的小名。这一支曲子主要写情郎讨要头发时人物的反应。头发,一方面是姑娘的至爱,一方面又可作为“定情”信物。求头发者当是多情且用情深的风流才子。“一半儿心疼一半儿肯”,“心疼”是因为爱美,“肯”是因为多情。此曲写出了两人关系的密切。“小名儿”一曲纯属趣事。一个人姓什么由父姓决定,叫什么也是父母所赐,作者却说“真真”这个名字取得好,姓氏较怪,并问为什么姓沙。明显是无话找话地搭讪,人物却机智地回答“怪姆妈”。其回答“一半儿娇嗔一半儿耍”,“嗔”是因为问得无礼;“耍”是开玩笑,可以使对方放松,并拉近距离,表现了人物的聪慧机智。

“一拳文石”曲主要描写沙才居室的摆设。其中有文石、盆景松、屏风、薰香笼和《花间集》等,修饰它们的数量词均为“一”,给人以简洁、雅致之印象。尤其是不仅有一本《花间集》,词集上还有主人阅读留下的朱笔批阅文字,表现出了主人的文学爱好及修养。“一半儿矜严一半儿宠”是对沙才批阅词水平的评价,矜严,当为谨严,指批语恰切;宠,当为推尊之意,指对词人或词作的偏好和推崇。此曲以环境衬人,借简洁、雅致的居室描写衬托主人的品位。

“山塘凉月”“秦淮水腻”“筵前苦为”三首曲子不仅写沙才,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山塘凉月”一曲主要写作者对人物的痴迷。山塘是古苏州的名街,一端是阊门,一端连着虎丘。天下的月亮到处是一样的,山塘凉月怎么会照人多呢?这首曲子起句似无理。“一自卿来似著魔,夜夜清光不肯矬”两句承上句而来,是说因为沙才的到来,使“我”像着魔一样,每天晚上都出来与明亮的月光相见。作者以“月”喻人,将对人物的赞美、爱慕等情感都囊括于比喻之中。它既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山塘凉月照人多”的感觉,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沙才的痴迷程度。接下来的“眼频睃,一半儿迎人一半儿躲”是写月也是写人,补足了对人物情态的描写。“秦淮水腻”一曲主要描写人物的多情。作者由秦淮河的橹声想到曾经船过河房时,隐约看见沙才回眸一笑。“回眸一笑”是美的记忆,也是作者心中对沙才的印象。“透相思,一半儿窗纱一半儿纸”是说其浓浓的相思一半儿从窗纱中透出,一半儿从纸中透出,表现了人物的多情。“筵前苦为”一曲写两人之间的情义。前两句写沙才对“我”的体贴与关心:她认为“我”体弱不胜酒力,因怜爱而在筵席上为“我”挡酒。“若谢看承分转生”她为“我”挡酒,本应当感谢。但关系密切,若因为她看承“我”而感谢则反而显得生分了。“俏恩情,一半儿推辞一半儿领”,推辞是给酒筵上的客人看的,领此恩情才是真心,在一推一领中表现出了两人之间的情义。

明清狎妓之风鼎盛,与明中叶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风尚变迁等密切相关。狎妓之风虽然古已有之,但从来没有得到肯定,即使晚明时期正人君子也不为。因此,不指向婚姻的男女情感不值得欣赏。可注意的是散曲作者既无性别歧视,也无职业歧视,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妓者。〔一半儿〕最能展现人物内心复杂的矛盾,适宜于写情。邹枢选择〔一半儿〕赠其红颜知己,颇为适当。这组曲子原有十首,未必作于同一时间,其艺术性高下不齐。其中“阊门云母”“水晶簾底”“小名儿”“山塘凉月”四首,情景活泼、词气通畅,语言明快,一气呵成,为这组曲子中的精品。

(兰拉成)

《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原文赏析-清代邹枢散曲

【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作者简介

邹枢(明熹宗天启间生,清圣祖康熙二十年后卒),字贯衡,别署酒城渔叟,江苏吴江人。一生放浪自得,置功名于度外,著有《十美词纪》1卷,清杨凌霄的书叙中评曰:“观其兴致清狂,文词雅丽,其为风流才子无疑。”

《仙吕·一半儿》赠沙才(十首选八)原文赏析-清代邹枢散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