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乡下人】(天昏日落黑湫湫)作品原文
【山歌·乡下人】(天昏日落黑湫湫)
无名氏
天昏日落黑湫湫,小船头砰子大船头。
小人是乡下麦嘴弗知世事了撞子个样无头祸,求个青天爷爷千万没落子我个头。
【山歌·乡下人】(天昏日落黑湫湫)作品赏析
本篇选自明冯梦龙《山歌》卷五所收《乡下人》一曲的后记,冯氏说:“莫道乡下人定愚,尽有极聪明处。余犹记丙申年间,一乡人棹小船放歌而回,暮夜误触某节推舟,节推曰:‘汝能即事作歌,当释汝。’乡人放声歌曰:‘天昏日落黑湫湫,……千万没落子我个头。’节推大喜,更以壶酒劳而遣之。”
一位驾船的乡下人在“闯祸”之后,面对地市级官员,居然可以即兴作歌而唱之,并博得那位官员的爱赏。此事至少可以说明以下问题:第一,民间小曲在丙申(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间已经非常深入人心,尤其是在下江太湖一带,就连没有什么文化的下层民众都可以即兴创作,而且是在达官贵人面前即兴创作。第二,正如冯梦龙后记的旁批所言:“此节推亦不俗。”那位节推大人也是一个民歌的爱好者,乡里小民的船儿冲撞了他的船,他居然以能否当场歌唱小曲作为是否处罚对方的标准。而当小民现场创作并歌唱了自己的作品以后,这位大人不仅没有责罚他,居然还请他喝了一壶酒而后放行。第三,既然乡里小民也喜欢小曲,达官贵人也喜欢小曲,可见这种民间俗唱在当时所具有的巨大的感召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民歌时调正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形式。无怪乎卓人月要说它乃“我明一绝耳”。
至于本篇的表现技法,其实达到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没有任何表现技法。随口而唱,随心而唱,我口唱我心,天然无雕饰。尤其是口语的运用,更体现了其“脱口而出”的特点。如“黑湫湫”“砰”“麦嘴”“无头祸”“青天爷爷”等等。所有这些口头语,都是那些死读书本的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斗也想象不出来的。这是纯天然的语言,纯绿色的精神食粮。听到这样的歌声,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作“天籁”。
更为有趣的是,就是在脱口而出的过程中,这位乡下人居然也暗合了诗歌中的嵌字法。该篇的“头”字犹见风采。你看:“小船头”“大船头”“无头祸”“没落子我个头”。一连串的“头”字的穿插使用,使得全篇具有了流贯其中的特别的神韵。听了这样的歌唱,我们才能更为深刻地体会“天籁”无穷无尽的美的蕴涵。
(石麟)
【山歌·乡下人】(天昏日落黑湫湫)作者简介
蒋琼琼,生卒不详,杭州名妓。据说清王端淑辑《名媛诗纬》中有关于她的序,今已不存。其现存之散曲,谢伯阳《全明散曲》辑有小令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