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枝儿】粽子作品原文
【挂枝儿】粽子
无名氏
五月端午是我生辰到,身穿着一领绿罗袄,小脚儿裹得尖尖趫。
解开香罗带,剥得赤条条。
插上一根梢儿也,把奴浑身上下来咬。
【挂枝儿】粽子作品赏析
本篇出自明冯梦龙编《挂枝儿·咏部八卷》,冯氏于曲末有评语云:“字字肖题,却又自然,咏物中最为难得!”
如果不看题目,这首小曲句句说的都是“美人”,而实际上说的什么,从头到尾始终不曾说破。然而,谜底一旦揭开,却产生了令人捧腹喷饭的奇妙效果。
其实,这首小曲也是一个谜语,古人称之为“隐语”。谜面是“美人”,谜底是“粽子”。二者之间之所以能关联到一起,主要是作者成功运用了象征、双关的手法。其中,尤为传神的是以下几个要素:时间,吃粽子的端午节被说成是美人的生辰;颜色,绿色的粽叶被说成是美人的绿罗袄;小脚,粽子的尖尖趫被说成是美人的三寸金莲;裸体,剥开粽叶后雪白的粽子被说成是美人脱得赤条条;最后,又将取食粽子说成是将美人浑身上下又舔又咬。经过这一连串活生生的象征、双关,让读者在“似是而非”之间获得一种奇妙的审美快感。因为世界上正常的人都免不了好吃,也免不了好色,所谓“食色,性也”,其实是永恒的真理。本篇用美色暗喻美食,进而又给人以双重审美享受,实在是高明得很!
更有甚者,这种谜语式的小曲在中国民间流传广泛,有人称之为“荤打素猜”。意谓谜面“荤”得很,简直就是“黄色”,但谜底却实在素雅,完全是纯洁的“白色”。进而言之,这样的作品通过听觉使你产生视觉,然后,又通过视觉勾引起你的味觉。这暗中却又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就听觉而言,它一定是朗朗上口的;就视觉而言,它一定是炫人眼目的;就味觉而言,它一定是让人垂涎三尺的。三者的交融,则自然是妙不可言的综合享受了。
有趣的是,这种“荤打素猜”的谜语式的小曲,不仅明代有,就是在今天依然未曾绝迹。读罢粽子那迷人的绿色,我们不妨来看一首以诱人的红妆美人“射”可口美食的小曲吧:“轻轻拉着你的手,掀起你的红盖头,深情吻一口;解开红肚兜,拉下红裤头,让你吃个够!”(引自《今古传奇》2010年第11期)这正是流行在当今食场中的一首“荤打素猜”的谜语小曲,它的谜面是红妆女郎,谜底是盱眙龙虾。除了语言的时代感以外,这首“龙虾”小曲与本篇“粽子”小曲实在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美色和美味的交融永远是诱人的,这就是此类利用通感手法的谜语小曲之所以长存的原因和理由。
(石麟)
【挂枝儿】粽子作者简介
蒋琼琼,生卒不详,杭州名妓。据说清王端淑辑《名媛诗纬》中有关于她的序,今已不存。其现存之散曲,谢伯阳《全明散曲》辑有小令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