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嘲意原文赏析-明代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3:57

【双调·折桂令】嘲意作品原文

【双调·折桂令】嘲意

无名氏

这厮本逞粗豪,不识贤愚。

见一个无势的便傲慢骄矜,有权的便谄佞阿谀。

本是个井底之蛙,斗筲之器,粪壤之蛆。

歹做作娼优妇女,丑形骸牛马襟裾。

辱没杀驷马高车,玉带金鱼。

拗掇作身躯,闵掠着髭须,那里也知礼知书,真是个精狗精驴!

《双调·折桂令》嘲意原文赏析-明代散曲

【双调·折桂令】嘲意作品注释

(1)牛马襟裾:詈词,谓像马牛一样的禽兽穿上人的衣服。唐韩愈《符读书城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2)驷马高车: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3)玉带:古时官员腰间所佩的玉饰带子。金鱼:即金鱼袋,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唐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后世用以比喻高官显爵。

(4)拗掇:形容故意装出的样子。

(5)闵掠:形容拂须的动作。

【双调·折桂令】嘲意作品赏析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篇题目中带着“嘲”字的小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嘲和骂结合的作品。当然,要使嘲和骂成为文章,就不能像俗人骂大街那样扯开喉咙乱骂一气,就需要讲一点嘲、骂的技巧,尽可能做到嘲中有骂,骂中有嘲。

开始嘲骂前,首先就要把被嘲骂的对象公示于众,看一看他长着怎样的一副嘴脸:“这厮本逞粗豪,不识贤愚。”很明显,这里所说的“粗豪”不是指性格上的粗犷豪放,而是粗横蛮野的劣根性。事实上,世上“逞粗豪,不识贤愚”的人多的是,如果碰上这样的人都要嘲骂,恐怕根本嘲骂不过来。换句话说,假如真要嘲骂这样的人,还必须从中挑选更值得嘲骂的对象。在本曲里,这样的对象出现了:“见一个无势的便傲慢骄矜,有权的便谄佞阿谀。”原来,“这厮”并不是“不识贤愚”,而是他对“贤愚”的看法立足于“势”和“权”上:凡是无权无势的人,那就是“愚”者,他就可以傲慢骄矜,随便欺侮;凡是有权有势的人,那就是“贤”者,他就马上拍马溜须,谄佞阿谀。这样的人,颠倒社会良知,败坏社会道德,骂他几句又有何妨。

“井底之蛙,斗筲之器”,作者初骂之时还没有放开来骂,还是有点文绉绉,但骂着骂着火气上来了,也就不顾什么文绉不文绉了,于是有了“粪壤之蛆”的小骂以及“歹做作娼优妇女,丑形骸牛马襟裾”的大骂。显然,那个被骂的人不会真的是“蛆”或“娼优”之类,骂他的另一原因,主要是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大骂过后,愤懑倾泻,回过头来还是要“嘲”他几句,刺他几句,才能见出嘲、骂相结合的意思来:“拗掇作身躯,闵掠着髭须”,这是“这厮”伪装出的外部形象,企图给人以腹有诗书、堂堂正正的感觉。也许,凭借着这幅外表,“这厮”也混到了一定的功名,然而比起真正的士人,那简直是“辱没杀驷马高车,玉带金鱼”,沾污了为官的“官”字。既然不知如何为官,又“那里也知礼知书,真是个精狗精驴”!至此,读者也终于看清楚了,作者嘲骂的对象其实并非“这厮”一个人,而是与“这厮”相同的一类人。这一类人,完全是官场中的污秽,读书人的败类!

(沈习康)

《双调·折桂令》嘲意原文赏析-明代散曲

【双调·折桂令】嘲意作者简介

蒋琼琼,生卒不详,杭州名妓。据说清王端淑辑《名媛诗纬》中有关于她的序,今已不存。其现存之散曲,谢伯阳《全明散曲》辑有小令6首。

《双调·折桂令》嘲意原文赏析-明代散曲

【相关阅读】

更多佚名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