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石调·念奴娇序】听潮夜话作品原文
南【大石调·念奴娇序】听潮夜话
周履靖
〖念奴娇序〗停桡渡口,见碧江如练,茫茫烟水澄浏。
鼍浪鲸波,尽滚滚、光莹月印潭湫。
糊口纶网,生涯飘蓬,踪迹幽然,甘作云溪友。
[合]惟愿把,薄利浮名,付与东流。
〖前腔换头〗皓首,霜髭蒲柳,羡平生晦迹严陵,脱离尘垢。
雾鹭云鸿,尽是我适意忘情侪友。
株守,红蓼滩头,黄芦堤畔,丝纶活计尽消愁。
[合前]
〖前腔〗三彀,明月光幽,只见罢钓江干,船横牛渚。
几间茅屋傍芦洲,风露冷听乌鹊惊飞枝头。
那更卧月眠风,酕醄酣醉,怎堪尘世为功狗。
[合前]
〖前腔〗清瘦,枫落江寒,潮平浪息,渔灯明灭几扁舟。
风淡荡、一泓碧水如油。
红友满泛金瓯,从教沉醉,何妨一饮尽消忧。
[合前]
〖古轮台〗任去留,人生一似赘悬疣。
贫穷富贵随天授,何分妍丑。
况不羡公侯,镇日机闲去就。
泽国江洲,甘为钓叟,听洪涛巨浪势悠悠。
谈空说有,拼夜深流下溪头。
随波逐浪,牵纶投饵,坐观泉溜,急水漾沙洲。
跨灵鹫,飞泉悬瀑鸣玉漱。
〖前腔换头〗闲游,徘徊潇洒临流。
江风静见洪澜回绕,浪飞波秀,杯歌棹讴。
随处听鸣榔扣缶,也有饭糗羹藜刍豢悦口,也有身着羊裘祛紫绶。
聘征不就,有夜深沉醉红楼。
争王竞霸,如何撇得。
氛埃尘垢,居世若浮鸥。
解得其中趣,只有渔翁得自由。
〖尾声〗谈心事说原由,俺自有丝纶在手,何必区区万户侯。
诗曰:长天晚色暝村墅,澎湃潮声落江渚。
江鱼鲙玉绕箸肥,开樽篷底欢相语。
南【大石调·念奴娇序】听潮夜话作品注释
此曲《全明散曲》断句有误,盖因周氏题〔念奴娇序〕为〔念奴娇〕所致。《全明散曲》以南〔大石调〕点板,强合〔念奴娇〕。然据吴梅《南北词简谱》列“〔大石调〕套数格式”,首格即为“〔念奴娇序〕(四支)、〔古轮台〕(二支)、〔尾声〕”,知其首曲当为〔念奴娇序〕,故据此将曲牌名〔念奴娇〕改为〔念奴娇序〕并重新标点。
南【大石调·念奴娇序】听潮夜话作品赏析
《听潮夜话》为周履靖散曲集《鹤月瑶笙》第三卷《鸳湖渔唱》的第九首,《鸳湖渔唱》共十首,依次为《春江烟雨》《桃浪鳌矶》《杏村沽酒》《烟萝休阴》《曲岸维舟》《斜阳晒网》《蓼渚移灯》《明月投竿》《听潮夜话》《寒江雪笠》。这十首套曲反复咏叹了渔翁隐逸江湖、超然物外,唯愿与清风明月、幽林甘泉相伴终老的逍遥生活,反映了作者对严子陵式的散淡闲适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人生如何获得自由,按照《庄子·逍遥游》的观点,只有进入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待”状态,才能真正地达到无拘无束、任性适意的境界。而在这篇套数中,周履靖则作出了“只有渔翁得自由”的包含个人真切体验的独特判断,他所推崇的渔翁就是那位拒绝光武帝刘秀的盛情邀请,甘心回到富春江“着羊裘祛紫绶”逍遥自在的严子陵。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渔翁的形象大多数代表着隐逸的孤介与清高,如唐王维《青溪》“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中的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的渔翁,明杨慎《临江仙》“惯看秋月春风”中的渔翁,无不体现出“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好也”(《庄子·外篇·刻意》)的散淡优游的特征。而《听潮夜话》曲中的渔翁所做的“渔”事,既有钓“江鱼鲙玉绕箸肥”的物质需求,也有“随波逐浪,牵纶投饵”的精神享受;不仅出于谋生,而且出于闲情娱乐。值得强调的是,他更有一种无法在仕途官场体验的“丝纶在手”的作为主人的优越感,在精神上显得比较自足、达观,尽管仍是自我调节和安慰,但已使残年有了生机和希望,从而对沦落、潦倒、失意者也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与渔翁形象相对应,周履靖这支曲子中“潮”的意象同样运用得非常巧妙独特。具体说来,它包含着三重意境。第一,就个人体验而言,人生瞬间的得失成败犹如潮之来去涨落,本来就有“鼍(tuó)浪鲸波”之涨与“潮平浪息”之落,故而在个人生命的有限时空中,面对这种无尽的起伏涨落,应该抱着“贫穷富贵随天授”的超然心态,萍飘蓬转,随波逐浪,任其去留而甘为云溪之友。鼍,鼍龙,扬子鳄。第二,就普遍哲理而言,人生的一切薄利浮名,归根结底犹如大浪淘沙,终将付诸东流,故而与其沦入尘世成为薄利浮名之“功狗”,毋宁效仿严子陵脱离尘垢,卧月眠风,以饭糗(qiǔ)羹藜(lí)为快乐,以杯歌棹讴为情趣,酕醄酣醉,放纵潇洒。糗,干粮。藜,灰菜。这里指简单的生活。第三,就禅宗机锋而言,听潮悟道在禅宗诗歌中多有表现,较著名者如宋苏轼《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轼《观潮》亦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难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两诗均以溪声、潮水作为诗语,将“有”和“无”的概念清晰化、具体化,直指人心。周履靖此曲所谓“镇日机闲去就”“谈空说有”“氛埃尘垢,居世若浮鸥”“解得其中趣,只有渔翁得自由”,反复强调要丢下“争王竞霸”之“空”,进而出世忘机以保全自身真趣之“有”。
全曲意旨既紧扣“潮”事,复时时关涉“渔”事。曲中所言之“潮”与“渔”,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实结合,语义双关。
周履靖散曲集《鹤月瑶笙》一套一诗的结构,很有标新立异的特点,这样的形式,在散曲史上可谓独此一家。但散曲与诗词毕竟不同,诗词要求含蓄隽永,语尽意无穷;散曲则强调直露利落,语尽意显,不仅散曲作家创作是这样,而且散曲理论阐述得也十分明确。因此,周履靖散曲一套一诗的结构虽很独特,但应者寥寥,并未在散曲创作中产生实际的示范作用,这也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敬晓庆)
南【大石调·念奴娇序】听潮夜话作者简介
周履靖(1542—1632),字逸之,号梅墟。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天资颖悟,博览经史,工古文辞,善书法与篆刻,不屑仕进。与妻子桑氏偕隐唱酬。性爱梅,人称“梅颠”。著述甚丰,有《闲云稿》《泛泖吟》《诗馀》《夷门广牍》等,又纂辑《大篆正宗》《绘林馆帖》《闲云馆帖》等。作传奇《锦笺记》1种,今存。散曲有《鹤月瑶笙》4卷。谢伯阳《全明散曲》辑有小令1首,套数4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