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懒画眉》燕子矶即事(二首其一)原文赏析-明代陈所闻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2:29

南【南吕·懒画眉】燕子矶即事(二首其一)作品原文

南【南吕·懒画眉】燕子矶即事(二首其一)

陈所闻

闲随罗绮坐崔嵬,拍岸寒潮燕欲飞。

江城日暮酒船回,揭天箫鼓中流沸,我笑傲烟霞醉不归。

《南吕·懒画眉》燕子矶即事(二首其一)原文赏析-明代陈所闻散曲

南【南吕·懒画眉】燕子矶即事(二首其一)作品赏析

“燕子矶”位于南京北郊长江边,矶石直立,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因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称“燕子矶”。这支曲子是陈所闻登临燕子矶的写景抒怀之作,反映了陈所闻倾心于山水的闲适心情。起始两句描绘了燕子矶的气势及作者身临矶石的感受。作者以清静无为的心境,在游览旺季坐赏于高耸长江之上的燕子矶,滚滚巨浪带着寒意不断地拍打着岸壁,使他感到身边的矶石也像燕子一般将要凌空飞舞起来。“闲”,清净、无冗事,点明作者纵情放浪山水的轻松心境,与“坐”字形成呼应,为整支曲子定下了闲适的基调。“罗绮”,罗和绮,指丝绸衣裳。此处比喻衣着华贵的女子。“崔嵬”(cuī wéi),山势高耸的样子,这里指地势险峻的燕子矶。此曲以两个七言句起笔,看似十分平常而不经意,却把燕子矶地形的险峻与游客的高贵,作者心境的闲适与感受的深刻都表现出来了。

三、四句描写自己黄昏时分的所见、所闻,与一、二句游览正盛的白天的观感形成大跳转。在作者眼里,尽管江城逐渐笼罩在一片暮色中,江上酒船也在寻找津渡准备返回,但酒船上沸腾的鼓乐依旧响遏行云,久久地回荡在江流之上。“江城”,临江之城,这里指南京城。“酒船”,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唐羊士谔《林馆避暑》有“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的诗句。“揭天”,形容声音高入天际,宋王清惠《满江红》有“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的词句。“箫鼓”,泛指乐器,这里指演奏的音乐,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有“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箫鼓夜沉沉”的词句。这两句集中表现了燕子矶的游客尽情娱乐以至忘记夜幕降临的游览盛况。

末句抒情,为全曲点题。作者爱慕山川美景,并被游客很投入的娱乐活动所感染,深深地陶醉其中,自己竟然也忘记了回家。“笑”,羡慕。“傲”,同“遨”,游逛。“烟霞”,指山川美景。“醉”,此处有双重含义,一为醇酒之醉意,一为山川之醉心,表明作者作为普通人,与游客一样都很喜欢游览山川和纵情娱乐。

此曲作者一落笔便将视点置于燕子矶,先描写燕子矶的形势,后描写江上景象。前四句以白描手法写景,寓情于景,故景色显得灵动而富有气势。末句笔锋一转,直抒胸臆,揭示了主旨。在艺术风格上,这支小令本色与雅致并擅,白描深含本色,本色中透出沉稳与蕴藉,虽以本色取胜,却不失诗的韵致。明顾起元曾赞扬他“当新声代变之后,撮二家(指陈铎、金銮)之胜,而摭其所遗,使采华者骤闻而魄动,咀实者徐味而色飞”(见《萝月轩乐府序》),可以说是颇有见地的精辟评语。

(李占鹏包建强)

《南吕·懒画眉》燕子矶即事(二首其一)原文赏析-明代陈所闻散曲

南【南吕·懒画眉】燕子矶即事(二首其一)作者简介

陈所闻(1526?—1605后),字荩卿,南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举,曾任玉山知县,功名不遂志,放浪山水,流连诗酒,卜筑莫愁湖、桃叶渡等处。与曲家、诗人汪廷讷、李如真、朱之蕃交游。晚年境遇悲苦。工诗善曲,散曲有《濠上斋乐府》,已佚。编《南北宫词纪》传于世。谢伯阳《全明散曲》辑有小令190首,套数57套。

《南吕·懒画眉》燕子矶即事(二首其一)原文赏析-明代陈所闻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