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自述(二首)作品原文
【双调·折桂令】自述(二首)
王克笃
老先生不爱繁华。
淡淡生涯,小小人家。
有的是万轴牙签、一轩风月、数亩烟霞。
甚的是轻裘肥马?甚的是大纛高衙?名也休誇,利也休誇;富也从他,贵也从他。
半生来百事无能。
不会奔趋,不会经营。
不会去黑海连鳌、丹山抟凤、碧水屠龙。
劣性格懵懵懂懂,古心肠瞆瞆聋聋。
酒约诗盟,笔耨舌耕。
赢得清狂,当了功名。
【双调·折桂令】自述(二首)作品赏析
在传统的文化环境下,读书人皆以能科举名世,为官为宦为立志之本。然而,在仅知道的菊逸生涯中,仕途不顺却成为其一生之写照。在长期的有志不得申及抱负终付流水的自我压抑下,魏晋时期的“癫狂”或者一种“回归”式的向往恬适平常生活的状态便会自然而生。与其说这种状态是一种悲剧性的对现实光怪陆离的绝望,不如说是作者自在的心灵归宿与深层次的现实反思,在声乐犬马的大千世界中,透露出一丝独立人性之光芒。所谓“诗庄词媚曲俗”,而菊逸之曲,莫不是利用了曲之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更贴切地将作者的内心独白淋漓道出,给人切实之感。普通百姓看来或更有张力,更能体会出作者的心境,引起共鸣。而这首《自述》,自然是菊逸适暮中尤能表达心境的一首,否则何以为“自述”呢。
在第一首中,作者以近乎骄傲的姿态言道自家陶渊明式隐逸之居,不求高门大院,没有名利之劳形,亦无富贵之乱心。怡然自得有牙签万轴(意即藏书很多)的书海遨游,恰似“结庐人境”的“一轩风月,数亩烟霞”的农家风情。读者可留意,这“一轩风月”的临轩望月是不是也少了许以往读书人“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见宋张舜民《卖花声》)等唐宋“凭栏作者”的沉郁苍凉和时不与我的无奈,显得看破时世得多,更为适志和适心。
第二首,作者继上一首讲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后,接着道出其大半生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一生中,他不会为生计奔波经营,大抵可理解为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书生意气,也不具有成大事、干大业的雄心壮志(“黑海连鳌”“丹山抟凤”“碧水屠龙”都是古代的一些可成大事之典的传说神话),只愿与友人把酒话诗,聊以文字解忧,落得个心无旁骛、个性张扬、随心所欲便当了功名了。须注意的是,作者何以如此呢?菊逸说自己天生性格如斯,似乎不思进取。但从《适暮稿小引》所讲述菊逸之前编〔那叱令〕一韵十首,有客诫之其曲不成曲制而焚其稿的小故事可窥见作者其实也还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见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气质,断不是自命的懵懵懂懂、瞆瞆聋聋。
那却是为何?照应前文,在一生的跌跌撞撞中,作者一直是在为自身“适其志”而活,既然功业不达,切不可为了“富贵名利”的浮云而心陷其中不能自拔。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作者放弃了做一个“凭栏作者”,不用诗词来宣泄苦闷,在绝望中“栏杆拍遍”,而是选择内心的沉静,淡薄欲求,求得暮年的自我存在、心态怡乐,适其心乐其心,大有宋辛稼轩“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见辛弃疾《鹧鸪天·有感》)的遗风。
(王粲)
【双调·折桂令】自述(二首)作者简介
王克笃,生平事迹已无从细考,约生于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卒于穆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以后,字菊逸,山东寿里(今山东东平)人。仕途不顺,晚年自筑“自适斋”以寄志,著有散曲集《适暮稿》一卷,大多即兴而作,语言简单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