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玉江引》阅世(四首其一)原文赏析-明代冯惟敏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1:58

【双调·玉江引】阅世(四首其一)作品原文

【双调·玉江引】阅世(四首其一)

冯惟敏

我恋青春,青春不恋我。

我怕苍髯,苍髯没处躲。

富贵待如何,风流犹自可。

有酒当喝,逢花插一朵。

有曲当歌,知音合一夥。

家私虽然不甚多,权且糊涂过。

平安路上行,稳便场中坐,再不惹名韁和利锁。

《双调·玉江引》阅世(四首其一)原文赏析-明代冯惟敏散曲

【双调·玉江引】阅世(四首其一)作品赏析

这支小令表达人生短暂,应当远离名利,追求平安、稳便生活的想法。“我恋青春,青春不恋我。我怕苍髯,苍髯没处躲。”小令一开始即直言青春虽然美好,但却稍纵即逝,无从挽留。衰老虽然可怕,但衰老也是人生的必然,无法逃避。进而抒写自己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必然,富贵又能如何?风流自许,有酒当喝,有花当插,有曲当歌,与知音相聚首。财产不是很多,暂且糊涂着过,只要平安、稳便就好。再不想招惹名利这些人生的枷锁。

人生短暂,及时行乐,寻求安稳的生活,在散曲中是一再被吟诵的主题,比如元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闲适》其一云:“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再如元张养浩的〔双调·胡十八〕曾说:“正妙年,不觉的老来到。思往常,似昨朝,好光阴流水不相饶。”冯惟敏在这里从“青春”和“苍髯”入手,将人生中“青春”和“苍髯”这两个阶段拈出,由“青春”的决然而去,“苍髯”的不请自来,具体说明自然的不可抗拒,感叹人生的不由自主,无能为力,在感同身受中唤起读者的共鸣,由此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自己的人生选择,表达对名利的否定。

整支小令语言朴实,抒情坦率、洒脱。那份看穿世事的练达、抛弃名缰利锁后的适意、随缘自适的快乐,弥漫于文字之间。

(李简)

《双调·玉江引》阅世(四首其一)原文赏析-明代冯惟敏散曲

【双调·玉江引】阅世(四首其一)作者简介

冯惟敏(1511—1580?),字汝行,号海浮山人,山东临朐人。明代著名的散曲和杂剧作家。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授涞水知县。历任镇江教授、保定府通判,左迁鲁王府官,穆宗隆庆六年(1572)自免归。著有《海浮山堂词稿》《山堂缉稿》《冯海浮集》《石门集》及杂剧《不伏老》和《僧尼共犯》。明王世贞《曲藻》赞其北调“独为杰出”,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称其《僧尼共犯》“刻画之极,渐近自然”。

《双调·玉江引》阅世(四首其一)原文赏析-明代冯惟敏散曲

【相关阅读】

更多冯惟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