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原文赏析-明代沈仕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1:22

南【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作品原文

南【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

沈仕

莺懒罢调簧,柳成阴日渐长,春归有个人惆怅。

诗闲锦囊,针停绣床,相思暗把浓愁酿。

最心伤,随风数点,红雨静敲窗。

《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原文赏析-明代沈仕散曲

南【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作品注释

红雨:指落花

南【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作品赏析

在明代散曲作家中,沈仕是一位以男女艳情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名家。在他的现有作品中,十之七八写的是男女恋情。这首小令抒写的就是一位少女的暮春愁绪。

“莺懒罢调簧,柳成阴日渐长。”曲中首先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派暮春的气氛。莺鸟鸣叫是春天最鲜明的象征,所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见唐孟浩然《春晓》)。时值暮春,连莺鸟都叫累了,故曰“懒罢调簧”。写春光、春意,一般人总离不开桃红柳绿、蝶舞蜂喧,作者在这里选取的却是柳树,“成阴日渐长”,可见确实是暮春了。寥寥二语,把春天的景致刻画得细腻而又传神。“春归有个人惆怅”句承上启下,点出了曲中的女主人公,即闺阁中的少女,她“惆怅”的是什么呢?

于是,由“春归”而引出后半首,这后半首写的便是“惆怅”的具体内容。

“诗闲锦囊,针停绣床,相思暗把浓愁酿。”锦囊指专盛诗稿的口袋。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云李贺常骑驴,背一锦囊,遇有所得,即书之投囊中。闺中少女大概也写了不少诗吧,她想寄给谁呢?自然是相思之人了。“针停绣床”说的是针线活没做完就被抛在一边,她既没有心思做也懒得去做,她此时的心境是“暗把浓愁酿”。她“相思”的是谁?“愁”的是什么?这里都未明说,但读者仍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春意撩乱,春情难谴,暮春相思,百无聊赖,对景呆坐,暗自神伤,曲中之语把少女相思刻画得惟妙惟肖。

“最心伤,随风数点,红雨静敲窗。”最后三句,一种缠绵忧伤的意绪充溢纸上。赵义山评价道:“(沈仕)曲中女性,仿佛都是些柔情似水的美貌佳人,虽然锦衣玉食,置身华屋,但却如笼中小鸟,面对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她们只有一人独处的凄凉,满怀伤春的情绪,十分难耐的寂寞与闲愁。……你分明感到一个个美貌婵娟,却似水流年,面对这些薄命佳人,不能不令人产生惜玉怜香的悲悯之情。”(《明清散曲史》)

这首小令前半部分深婉曲折,后半部分率直显豁,既体现文人创作的特点,又不失散曲通俗生动的本色,文中有俗,俗中有雅,这也是典型的“沈青门体”的艺术风格。

(邹自振)

《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原文赏析-明代沈仕散曲

南【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作者简介

沈仕(1488?—1565?),字懋学,号野筠、子登(或作子澄)、青门山人,别号东海迷花浪仙,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官宦之家,却不屑仕进。一生浪游山水,足迹北至燕蓟,南至闽越。工诗善画,著有《沈青门诗集》。他的散曲以“冶艳”闻名,号为“青门体”,开明代“香奁”一派。原著《唾窗绒》散曲集已佚,近人任中敏加以重辑,得小令74首、套数12套。

《商调·黄莺儿》暮春闺思原文赏析-明代沈仕散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