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山居(二首其一)作品原文
【双调·水仙子】山居(二首其一)
康海
一溪流水一重山,万缕云烟万顷滩。
四时花柳佳无限,许东君随意拣。
小蒲团不够三间。
石鼎黄鸡馔,青篱紫芋栏,又何须画戟朱轓。
【双调·水仙子】山居(二首其一)作品赏析
这首小令所写的山居之景虽也清新自然,但其关键之点不在于对山居景色的描写,而在于作者要做这山水主人的心态,以及由此而否定官场生活的感慨。
头两句,“一溪流水一重山”中的“一”,非言只有一溪流水一重山峦,而是从眼前这“一溪流水一重山”放眼望去,每一层的山峦之间,都有溪流缠绕,正是山峦叠叠、流水重重、山水相依、递远无尽之景,其间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亦似乎让读者看到一重重静默的群山,听到一溪溪流响的水声。“万里云烟万顷滩”中的“万”则与前句中的“一”有意相对,写云烟迷漫、水滩广阔之景。“万里云烟”为山水蒙上了朦胧而流动的色彩,增加了动静对比的自然之美。而“万顷滩”则是对眼前特定景色的描写。由此可以推想,作者的“山居”是在群山之间,山间溪流不仅幽远曲折,而且溪流清浅,漫过一片片广阔的石滩。平常的语词里,隐含着对特定景色的特别感受。
到三、四两句,“四时花柳佳无限”,又在“一”和“万”所描写的山水之间点缀以“四时”不断的鲜花嘉树,使“山居”美景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然而,关键则在于“许东君随意拣”一句。“东君”在战国屈原《九歌·东君》中指日神,在后人诗中也指东王公,是神话中的仙人,还指传说中的春神。用在此处,即意味着此间的作者正以神仙自居,把徜徉于山水之间的自己当做了超逸于人世的神仙,正主宰着无限的山水佳景。一个“许”字是说山水答应“我”,造化允许“我”。一个“随意拣”,是说“我”想观赏何处,都可以随意而得;也是说,“我”想选择哪一处即可选择哪一处,“我”是这些山水的主人。在官场里,作者无法主宰自己,没有身心的自由;在山水之间,作者才可以主宰自己,赢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全曲的关键意义便在这里表现出来。
再往下的三句,由所居的山水,写到居所的生活,也写得颇有意味。房屋虽小,“不够三间”,但可以置放下小小的蒲团,供自己默坐养心,供自己静对眼前的流水群山。虽然不用钟鸣鼎食,但小小的石制炊具里煮熟了黄鸡,应是人间最美味的肴馔。房屋旁有青竹或绿枝织成的篱笆,有紫芋环绕的护栏,在这里,作者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因而,最后来一句“又何须画戟朱轓”。“画戟”,是古代大官出行时仪仗中绘有彩画的戟。“轓”,本是古代车辆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遮挡尘泥,此处指车。而“画戟朱轓”代指达官显宦的富贵荣华。这些都被作者在山居的生命体味与审美享受中否定了,排斥了。于是,这首以隐逸为题材的小令,在表达散曲中常见的隐逸主题的时候,洋溢着自己独特的体味与情感。
(苏涵)
【双调·水仙子】山居(二首其一)作者简介
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别署沜东渔父、浒西山人、太白山人。武功(今陕西武功)人。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殿试第一,授修撰。武宗正德初年,刘瑾乱政,因与康海同乡,且慕康海之才,欲招致之,但康海不肯趋就。后因刘瑾事免官,乃放浪形骸,以山水词曲自娱,有《康对山先生集》。曲作存《沜东乐府》二卷及杂剧《中山狼》《王兰卿》二种。现存小令255首,套数42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