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红绣鞋》秋碧原文赏析-明代康海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1:06

【中吕·红绣鞋】秋碧作品原文

【中吕·红绣鞋】秋碧

康海

扑翠色秋山如靛,涌寒波秋水连天。

西风黄叶满秋川,唤起天边雁。

秋折尽水中莲,秋添出阶下藓。

《中吕·红绣鞋》秋碧原文赏析-明代康海散曲

【中吕·红绣鞋】秋碧作品赏析

这首小令以“秋碧”为题,并以“秋”字为中心,几乎每句都出现一个“秋”字,虽然是为了尽力写出秋天的况味来,但意境、风味与作者其他一些写山水之景的作品不同,明显含有萧瑟凄凉之意。

前三句均将“秋”字嵌入句中。“扑翠色秋山如靛”的“扑”是“满”的意思,“靛”是青蓝色的染料。这句是说,虽然还是满地翠色,但秋山已不是春山、夏山的情形,变成了青蓝色,带有几分秋日的凝重与清肃。而“涌寒波秋水连天。西风黄叶满秋川”两句,更是传统诗歌中悲秋意境的常见描写,从中可以觉察到作者心境的变化。

后两句写“秋折尽水中莲,秋添出阶下藓”,又将“秋”字置于句首,不只是句法的变化,而且是要表达对秋天的肃杀之气的感受。意思是说:这如期而至的秋天折断了水中的莲叶,只落得满池芰荷凋零,又使得台阶下平添了许多的苔藓,显示着人迹罕至、风光寂寥的情形。

前三句与后两句相互呼应,便是一派萧瑟凄凉的秋景图,又在两组句子中间,在这幅秋景图之中,点缀上一句“唤起天边雁”,表达了这首小令的另一层意味。表面看,意思是说,似乎是这如期而至的秋天“唤起”了、召回了“天边雁”,大雁又在秋风中掠过寂寥的秋空;深层的意味则是在表达作者于寂寥之中难免的回忆或追味、难免的感慨与向往。

作者回归田园之后,很多时候是放浪形骸且欣悦的,在其他一些作品中都可感受的到。然而,人的心理与感情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在这秋来之时,他又自然生出这秋的况味。

这是另一种心境,也是另一种美。

(苏涵)

《中吕·红绣鞋》秋碧原文赏析-明代康海散曲

【中吕·红绣鞋】秋碧作者简介

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别署沜东渔父、浒西山人、太白山人。武功(今陕西武功)人。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殿试第一,授修撰。武宗正德初年,刘瑾乱政,因与康海同乡,且慕康海之才,欲招致之,但康海不肯趋就。后因刘瑾事免官,乃放浪形骸,以山水词曲自娱,有《康对山先生集》。曲作存《沜东乐府》二卷及杂剧《中山狼》《王兰卿》二种。现存小令255首,套数42套。

《中吕·红绣鞋》秋碧原文赏析-明代康海散曲

【相关阅读】

更多康海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