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端正好》对雪原文赏析-明代陈沂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0:50

【正宫·端正好】对雪作品原文

【正宫·端正好】对雪

陈沂

〖端正好〗马难前,家何在?卧袁安冷落空斋。

那里有洛阳县令在柴门外?那里有剡溪船来寻戴?

〖滚绣球〗这雪好似孙康映的白,好似苏卿受的灾,好似吕蒙正归窑的境界,霎时间遍满亭台。

俺也曾立程门讲道来,俺也有向梁园作赋的才,使俺树军功也能平蔡,使俺理阴阳也会调谐。

俺不愿味甘美酒歌金帐,只愿色晃朝衣立玉阶。

休得把俺沉埋。

〖脱布衫〗也须有个日出天开,奈时间这冷难捱,满村中几家有连云宿麦,这穷途着俺怎生布摆?

〖小梁州〗果是降瑞于人是降灾?咽饥乌怎听声哀?朔方鸿雁悔南来。

山能耐,一夜也头白。

〖幺篇〗茫茫四野愁如海,那里有驴背上的诗怀?万里途,孤身客,纵才高无策,谈笑看枯荄。

〖上小楼〗路途穷真可哀,富豪家乐矣哉。

他道是地在冰壶,鸟在琼枝,人在瑶台。

锦帐开,佳宴排,肉屏齐摆,下到那密纷纷越堪欢爱。

〖幺篇〗煎茶的不住的抄,寻梅的特地里躧。

他道是茶有风情,梅有精神,诗有清才。

遍九垓,无点埃,光摇银海,喜杀个白战的满堂宾客。

〖耍孩儿〗更不道冻粘铁甲难离侧,寒枕着金戈怎捱?边城风急密如筛,满沟途僵死尸骸。

有甚么能为粉态婆娑舞?有甚么解翦仙花倾刻开?千万里迷关塞,片片是寒刀割肉,点点是冷泪凝腮。

〖四煞〗寒飕飕入布衣,湿津津透草鞋。

乱山峰里长江外,白头渔父来垂钓,赤脚樵夫去打柴,都一样的凄凉态,那拥袍的如何知道?说堪画的何等情怀?

〖三煞〗醉高楼酒力微,入红炉火失色。

米薪似桂如珠卖,贫家那有常围火?野老何曾得衣帛?更苦是那乞丐!谁肯使到头苏息,免教他命堕颠厓?

〖二煞〗远近山何处分,高低路无处择,银杯逐马车翻带。

披毡夜走将军檄,拥帐朝宣天子差,到此际出无奈。

须要知征西的裘帽,都是那待下的恩泽。

〖一煞〗论人情苦乐别,论天时气数该。

米珠细碎鹅毛大,同云遍野羞明舞,大地凝寒等伴来,丰年有兆功全赖。

你须要解吾民病,阜我民财。

〖尾声〗你不要徒然遍地铺,空劳三次白,非徒无益翻成害,俺望你神功做个主宰。

《正宫·端正好》对雪原文赏析-明代陈沂散曲

【正宫·端正好】对雪作品注释

(1)马难前,家何在:出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至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袁安:东汉名臣,《后汉书·袁安传》注引《汝南先贤传》:袁安居洛阳,“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成语“袁安高卧”即出于此,用来赞赏那些穷不失志的气节之士。

(3)剡溪船来寻戴:典出《世说新语·任诞篇》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事。

(4)孙康:晋代人。《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此为成语“孙康映雪”的由来。

(5)苏卿:指西汉苏武。

(6)吕蒙正:北宋名臣,元人王实甫有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7)程门:指宋程颐家门。《宋史·杨时传》载:“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8)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喜好辞赋,曾在园中设宴,召请当时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枚乘等人,宾主间以创作吟咏辞赋为乐。

(9)平蔡:唐宪宗元和年间,李愬率兵雪夜攻克蔡州,平定了吴元济之乱。

(10)驴背上的诗怀:相传唐代诗人孟浩然,常常冒雪骑驴赏梅,自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11)肉屏,即“肉屏风”。唐玄宗时,权相杨国忠生活豪奢,荒淫无度。他曾于冬天挑选身体肥胖的婢妾围在身边,以遮风御寒,谓之“肉屏风”。

(12)煎茶的不住的抄:此处暗用古人“扫雪烹茶”的典故。据宋皇都主人《绿窗新语》记载,一次雪天,陶榖扫雪取雪水烹茶。

(13)躧(xǐ):急步貌。

(14)白战:本意为不用兵器的徒手搏斗,因借以喻指咏物诗的一种写作体式(白战体),即咏某物既不许道出某物,又不许用与某物相关的常用比喻。语出宋苏轼《聚星堂雪》:“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此处“白战的宾客”,指用“白战体”咏雪的诗人。

【正宫·端正好】对雪作品赏析

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咏雪”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文学题材之一,在戏曲领域,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咏雪之曲。陈沂的这套散曲,虽然取材平常,但是立意独特。作者以“对雪”为题,通过对社会各阶层雪天的生活境状与“对雪”时的心态摹写,从而抒怀言志,这在古代“咏雪”之曲中很有特色。散曲开始的〔端正好〕〔滚绣球〕二曲将此前有关“雪”的典故集中在一起,这些典故既烘托出了雪天的严寒,也体现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见《警世贤文·勤奋篇》)的朴素哲理。“休得把俺沉埋”一句总结二曲,联想新颖,言外之意是说严寒困苦是沉埋不了才智之士的。〔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三曲概写雪天带给人的寒冷与穷愁。张鸣善〔双调·落梅风〕《咏雪》小令云:“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小梁州〕曲中的“果是降瑞于人是降灾”一句,乃是活用元代曲家张鸣善《咏雪》曲意。〔上小楼〕〔幺篇〕〔耍孩儿〕〔四煞〕〔三煞〕〔二煞〕五曲,分别摹写富豪家、文人学士、边塞士兵、征西将军以及渔父樵夫、乞丐贫儿等下层民众在严寒雪天的生活境遇。社会各阶层在“对雪”时的悲欢各异,富者“欢爱”,文人学士“喜杀”,边寒士兵“冷泪凝腮”,征西将军是“无奈”,社会下层的穷苦大众则是“都一样的凄凉态”。作者选词精炼,造语精工,对于社会不同阶层的“对雪”心态把握得非常准确,细腻传神。〔一煞〕、〔尾声〕二曲,在描写雪景中抒发感慨、寄托希望,从中体现了作者对于民众疾苦的关注。这套散曲结构严谨整饬,有一气呵成之妙,用典虽多,但无晦涩之病,而能贴切精工,使得曲作语言豪放而不失典雅,意境上的瑰丽宏阔很好地配合着作者激越情感的抒发需要。

(储著炎)

《正宫·端正好》对雪原文赏析-明代陈沂散曲

【正宫·端正好】对雪作者简介

陈沂(1469—1538),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因嗜好苏诗,又自号小苏,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后徙家金陵(今江苏南京),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工书画,擅诗文,早年与同里顾璘、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后与康海、王九思等人并称“十才子”。有《拘虚集》《石亭集》等,另有杂剧《善知识苦海回头》等。

《正宫·端正好》对雪原文赏析-明代陈沂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