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二十首其六)原文赏析-明代夏旸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0:37

【双调·折桂令】(二十首其六)作品原文

【双调·折桂令】(二十首其六)

夏旸

山林隐迹闲居。

小小山花,矮矮茅庐。

南亩晨耕,前溪夜钓,后圃春锄。

想从前多忧多虑,喜如今无束无拘。

竹树扶疏,禽鸟喧呼。

来往交谈,野叟田夫。

《双调·折桂令》(二十首其六)原文赏析-明代夏旸散曲

【双调·折桂令】(二十首其六)作品赏析

此曲写“山林隐迹闲居”的人生情形,虽也有山林景色作为背景出现,但重点在于叙述隐居者的生活行为。

“小小山花,矮矮茅庐”与下文的“竹树扶疏,禽鸟喧呼”是对居住环境的描写。把它们联在一起来想象,便是这样一种情景:漫山遍野的小小山花丛中,点缀着我的几间矮矮茅庐。茅庐周围竹树枝叶茂盛,随风起舞,树间有许多鸟儿鸣叫相呼。在这里,“小小”与“矮矮”相对,前者描摹山中群花之特征:花瓣细小,但漫山遍野,挨挨挤挤,色形各异,宛如织锦;后者表现茅庐与群山对比之观感——茅庐本来就矮,而在高大的群山映衬之下,愈显其矮。但“山花”虽小,“茅庐”虽矮,却正是令作者获得心灵自由的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里,作者“南亩晨耕,前溪夜钓,后圃春锄”,享受着充满诗意的生活情趣。“南亩”,古代诗词中常用以泛指田地,但本意应是居所南边的田地,这样,“南亩”“前溪”“后圃”三个含有方位的名词,就构成了一个似乎环绕于茅庐周围的诗意的环境。去“南亩”是“晨耕”,早晨时分,朝阳初上,霞雾交映,置身于此间耕地,恍如仙境;到“前溪”是“夜钓”,夜月临空,山宁水静,一杆丝纶,钓起的不是一尾两尾游鱼,而是一潭明月与繁星,迥出世外;临“后圃”是“春锄”,土膏欲动,万物萌生,虽是田间的挥锄劳作,却领略着人与自然交融的勃勃生机。这是对回归田园之后生活的美化,当然也是以审美的心理来体味田园生活所得到的特别快感。而这些感觉,是作者在经历了一番官场的折磨之后才获得的,因而更感觉得如此之浓烈。所以,曲中还有两句“想从前多忧多虑,喜如今无束无拘”。我们于此似乎看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陶渊明的影子。

(苏涵)

《双调·折桂令》(二十首其六)原文赏析-明代夏旸散曲

【双调·折桂令】(二十首其六)作者简介

夏旸,生卒年不详,字汝霖,江西贵溪人。为明世宗嘉靖间著名人物夏言从伯。曾担任府司狱。有《葵轩词余》一卷。

《双调·折桂令》(二十首其六)原文赏析-明代夏旸散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