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机匠作品原文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机匠
陈铎
双臀坐不安,两脚登不办。
半身入地牢,间口噇荤饭。
逢节暂松闲,折耗要陪还。
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
将一样花板,出一阵馊酸汗,熬一盏油干,闭一回瞌睡眠。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机匠作品赏析
明代中后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特别是在当时的江南地区,纺织业可谓是蓬勃兴起。据世宗嘉靖《吴江县志》卷一记载:“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城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另如明徐一夔《始丰稿》卷一记载:“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每夜至二鼓。”机户们开设作坊,雇工织作,那些无力置办织机、没有生产工具与原料的机匠们,就成为机户们手下雇请的佣工。据《始丰稿》记载,这些受雇他人的机匠们,往往通宵达旦,不辍织作,“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这首小令就是以明代中叶织布工匠为描写对象,从中可见他们工作的艰辛与生活境况的悲惨。“登”,同“蹬”,踩踏。“噇”(chuáng),同“噇”,贪馋地吃喝。“不办”,方言,不休,不停。机匠们在劳作时需要双脚一直不停地蹬踏织机,这使得他们“双臀坐不安”,这种繁重寡味的劳动在作者看来,可谓是“半身入地牢”。“间荤饭”,说的是机匠们因为劳作紧张,甚至没有工夫坐下来吃上一口热饭。机匠们日夜劳作不辍,遇到节日的时候虽然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但佣工的身份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休息期间机匠必须按照一定的折耗赔偿雇主的损失。“折耗”,本意指原料亏损,这里指机匠按照一定的标准赔偿雇主因节日休息而担搁的劳动量。“将”,扳动。“花板”,织花纹用的扳机。机匠这种包身工式的身份,迫使他们虽然一天下来满身的“馊酸汗”,但仍然要“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像牛马一样地为主人卖命挣钱,直到油尽灯枯,让雇主榨尽他们身上最后一滴血汗才算罢休。在这首小令中,陈铎以散曲的形式为当时苦难的机匠们作传,代他们诉说心声、倾诉痛苦,笔端饱含同情,从中可见明代中叶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纺织领域雇工所遭遇的残酷剥削与疯狂压榨。
与其他描写工匠的曲子一样,作者体察入微,描写细致,既蕴含着人道主义的关怀,又具有传神写照的高超艺术。
(储著炎)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机匠作者简介
陈铎(1454?—1507),字大声,号秋碧,别号七一居士,下邳(今江苏新沂合沟镇)人,后徙南京。官锦衣卫指挥使,工诗,能画,善词曲,人称“乐王”,有杂剧《纳锦郎》《好姻缘》等,词集有《草堂余意》,曲作有《秋碧乐府》《梨云寄傲》等,另有《秋碧轩稿》《可雪斋稿》《月香亭稿》《公余漫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