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原文赏析-明代朱有燉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9:50

【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作品原文

【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

朱有燉

青山一抹残霞,丹枫几树寒鸦,古涧松风飒飒。

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

山林迥隔红尘,清闲旷世高人,日午幽斋睡稳。

客来惊问,旋呼童子开门。

山中采药归来,山岚湿透芒鞋,寂寂寒窗月色。

山童何在,白云封了丹台。

莎裀十里初芳,柳丝千尺才黄,白酒新篘味香。

杏花深巷,柴门犬吠汪汪。

斜阳数曲渔歌,长江万顷沧波。

稚子山妻过活。

扁舟一个,生涯雨笠烟蓑。

房前桧柏屯门,墙头麋鹿成群。

樵迳归来日曛。

药苗春嫩,山中斸破云根。

小船新酒活鱼,蓬窗汉史秦书。

更着围碁数局。

恁般高趣,渊明怎不归歟。

土炕柴煨榾柮,山田水长菰蒲。

邻里排樽列俎。

归来日暮,杖头斜挑葫芦。

同云布满高崖,严风冷透茅斋。

一夜青山失色。

晓来门外,珠宫贝阙瑶台。

《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原文赏析-明代朱有燉散曲

【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作品注释

(1)莎裀(suō yīn):莎,草名,叶细长如线。裀,即垫子、被子。“莎裀”,莎草垫子,此处用来形容春草遍地的样子。

(2)篘(chōu):古代一种滤酒用的竹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过滤。新篘,即新酿的酒。

(3)斸(zhǔ),亦作“劚”,斫、砍削之意。

(4)榾柮(gǔ duò):木柴块,树根疙瘩,可代炭用。

【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作品赏析

本题共九首,是朱有燉写景曲中较为出色的部分。这组作品,或咏傍晚景色,或述隐居生活,语言淡雅清丽,清新可读。

第一首述初秋晚景,颇有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味道。首两句“青山一抹残霞,丹枫几树寒鸦”,就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这里“残霞”,既点出了时间已近傍晚,又给人以凄凉之感。“一抹”与“几树”,极具画面感;而作者又通过对松风“飒飒”之声的描绘,在打破这种幽静氛围的同时,赋予了画面以动感。小令伊始,由远处着笔,“残”“寒”“飒飒”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寒意与冷清。“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作者笔锋一转,将读者的视线又带向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又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得以舒缓。而此处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出作者对幽静恬淡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此曲,作者活用〔天净沙〕《秋思》的词语与意象,刻意淡化其悲凄之调,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自然天成,有如己出。

第二首、第三首则是对隐士生活起居之处景色的描绘。两曲模仿唐贾岛《寻隐者不遇》的结构与意象,“迥隔红尘”与“寒窗月色”,既写出了隐士生活环境的幽深清静与超凡脱俗,又映射出作者对隐者闲适自得生活的向往。

第四首小令,则描绘出一番欣欣向荣的初春景象。以“十里”对“千尺”,极言春草遍地、柳丝初黄之景。“初”“才”,亦写出了春的初来乍到。“新篘”,即新酿的酒。“柴门犬吠汪汪”,则化用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意象。整首曲词中,作者充分调动了我们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等各个感官来让我们体会春光乍到、整个世界欣欣向上的情景,充满生气而又清幽恬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五首小令,则是对隐士打鱼场景的描绘。首句“斜阳数曲渔歌,长江万顷沧波”,描写渔夫的捕鱼环境。虽然生活艰辛,但是渔夫仍自得其乐。我们可以想象着他在夕阳的余晖下一边捕鱼一边唱歌,长江万顷,这会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呀!

第六首小令首句描绘了隐士的居住环境:房间的门口种满了桧柏,可以与成群的麋鹿为伍。

第七首曲子,着力描写驾船出游的情景。由“蓬窗”,可知小船极为简陋。但是作者依然游兴高涨。碁(qí),围棋,亦特指棋子。船上有新酒与活鱼可饮可食,又有汉史秦书可读可看。有闲情逸致的时候,还可以下几盘围棋,生活安逸且雅致!

第八首小令,着力描绘乡村生活之景。屋里燃着火炭,土炕温暖,屋外有湖且“山田水长”。邻里们既生活惬意,又关系和睦。

第九首小令着力描写冬天的雪景。“同云”,即“彤云”,阴云之意。“茅斋”,即茅屋。前两句作者运用对仗,着力描写天气阴沉酷寒的景象。在作者的笔下,阴云已经浓密得快要将高高的悬崖遮住了,寒冷的风也已经吹透了整个茅屋。甚至,在作者看来,外面“一夜青山失色”,整个景象的变化好像一夕发生,此处极言冬日之严寒。后两句,作者运用了“珠宫贝阙瑶台”的典故。关于此典故,《楚辞》有“紫贝阙兮珠宫”(战国屈原《九歌·河伯》)的诗句,用来形容河伯居住的水晶宫;战国屈原《离骚》中也有“望瑶台之偃蹇兮”之语,形容屈原想象中的神仙居处。这里,作者突然转折,用来形容经历一夜严寒、天色变亮的时候,整个大地一片雪白,如同仙境一般的景象,可谓出人意料。

可以说,生活与精神的空虚,已难以靠诗酒风流与花月情怀来弥补,于是,作者就效仿元人,为我们构想出了这些理想的隐逸境界。就此曲的艺术风格而言,豪丽并用,雅俗兼善,颇具可读性。

(王露)

《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原文赏析-明代朱有燉散曲

【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作者简介

朱有燉(1379—1439),号诚斋,别号全阳子、全阳道人、梁园客、老狂生等,晚年又号锦窠老人。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长子,洪熙元年(1425)袭封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勤学博古,喜好书法,精通音律,工杂剧、善词曲。诗集有《诚斋录》《诚斋新录》。杂剧今存31种。散曲有《诚斋乐府》二卷,计小令264首,套数35套。多为吟风弄月和闺情赠别之作,内容流于陈腐,文字亦非上乘,然音律协调自然,风格华美婉丽,加之他在朱氏王族中才华出众的地位,故曲作流传甚至。

《越调·天净沙》咏山水小景(九首)原文赏析-明代朱有燉散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