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处意思赏析作者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8-21 05:06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自辛弃疾 《水龙吟》,诗词原文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作品原文】

《水龙吟》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处意思赏析作者

【译文注释】

〖译文1〗

楚地的天空,处处弥散着秋日的清爽,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远望遥远的山岭,那一层层、一叠叠,有的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可是在满腹忧愁的人们眼中看来只是徒增愁恨罢了。流落江南的游子,在夕阳的余晖里,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向远处眺望,把宝刀看了又看,只有借拍打栏干来发泄胸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却始终没有人能够领会,我的用意和抱负。

不要象张季鹰一样只是因为秋天鲈鱼鲜美正好品尝,便匆匆回乡?也不要像许汜一样,不思进取而只顾着买田置屋,象你们这样的琐屑小人,有什么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呢?可惜年华似水,树都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又怎么能不老大呢!是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手持红巾的歌妓,来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译文2〗

南方的天空弥漫着清冷的秋气,江水流向天边,无边无际。遥望远山,就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在诉说着愁苦和怨恨。落日时分,流落江南的游子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抚着宝刀,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的美味,秋风已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想学许汜,买田置屋,但就怕因此而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般逝去,树木尚忧风愁雨,更何况人?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帮我拭去英雄流下的眼泪?

〖译文3〗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了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注释〗

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玉簪螺髻:比喻山。

断鸿:失群孤雁。

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吴钩:佩剑。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晋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因思家乡吴中美味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求田联问舍:买地置屋。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刘郎:即刘备。此泛指有大志之人。

流年:岁月流逝。风雨:喻国事的艰难。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言语》。桓温北征,见昔日所种树皆已十围,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倩:请。红巾翠袖:指美人。揾(wèn):擦试。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处意思赏析作者

【赏析】

〖赏析〗

这首词起句突兀,立意辽远。虽然说气势上稍逊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境界的阔大、胸襟的磊落却是一样的。它仿佛令你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象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范开曾在《稼轩词序》中论道:“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他的见解是比较本质地点出了辛词的艺术特色。

南宋时代,民族的矛盾冲突贯穿始终,是激烈而紧张的。尽管辛弃疾出生在金朝统治之下的北方,但他自小受到祖父影响,心系南宋,怀有爱国之情,立志推翻异族压迫,实现祖国统一。为此,他很早就投身到抗金斗争中去。年二十一岁时,便聚义民二千余众参加耿京队伍,矛头指向金政权。后来事变,他又能独带五十余骑,于五万敌军之中,孤胆擒缚叛徒张安国。辛弃疾平生自诩有济世报国之才,而他的过人胆识,雄伟的志向又使他不甘平庸一生。因此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他的词写来便豪迈奔放。不过,同是做为豪放派的词人,苏东坡似乎参透了人生、生死成败无计于心,所以他的词达观潇洒、不乏恢谐。而辛弃疾则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执着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词中时时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郁、悲愤和愁苦。于是我们看到,当辛弃疾的笔从第一句的水天一色的辽远之处稍微近缩了一下的时候,那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闲愁。

闲愁万种,万种闲愁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的凄清和冷寂,自从他南归宋朝,就一腔热血,伺机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然而在政治上,他并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遇。非但没有人来与他共论北伐大计,相反却横遭朝中权贵们的猜忌,始终难酬壮志。顾此,他摘下佩刀,默视良久,拍栏长叹。意谓此刀不正如我,本来它是用来杀敌建功的,而今置闲,何时是了?孤独的他,找不到理解的知音。

在上片,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委曲地抒发出来。到了下片,作者进一步阐明自己的人生信念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尽管一时不算得志,但是决不消沉退缩。

他说,不要提什么鲈鱼切得细才味美,你看,秋风已尽,张翰还乡了吗?据《晋书》讲,张翰在任齐王冏大司马东曹掾时,因惧怕成为上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同时又生性自适,便借着秋风起,声言自己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而辞归故里。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的,不过却是反用其意。他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

辛弃疾一方面反对逃避现实斗争的归隐生活,同时也更鄙视置国家危亡于脑后,只知贪恋爵禄的享乐行为。他十分赞赏刘备对于许氾的讥讽。《三国志》里讲,当许氾向刘备述说陈登对于自己的拜见不但不置一言,还让他睡在床下时,刘备说道:你是有国士之名的,而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陈登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有救世的主张。可你却向他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这正是陈登最忌讳的,所以他与你也就没有什么话好说。如果是换上了我,那就不仅仅是让你睡床下,我睡床上,而是要让你睡地下,我睡百尺高楼上了。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辛弃疾称之为“刘郎才气”,亦以自比。他认为,在他的英雄气概面前,那些求田问舍、谋取私利的朝士权臣们是无地自容的。

然而,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辛弃疾此时感到自己好象当年东晋北伐的桓温,看到了十年前琅邪栽种的柳树已经十围,不禁流泪慨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光阴无情,年复一年,时间就在风雨忧愁,国势飘摇中流逝,而自己的济民救国之志尚难遂愿,好不痛惜。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这后片的最后一句与前片的最后一句正紧相呼应。在感情上,它更深一层地抒发出辛弃疾功业未就、有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恨。(刘伯渊)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处意思赏析作者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