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离骚》(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8:41

楚辞·离骚(三)

屈原

楚辞·离骚(三)原文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畮。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楚辞·离骚(三)译文

我已栽种了九畹春兰,我又种下了百亩蕙草。

分垄栽培了一畦又一畦的留夷与揭车,还在中间套种了杜衡和芳芷等.

我希望它们枝繁叶茂、花红叶绿,等待着我收割的那一天。

即使它们枯萎死去了对我也没有什么伤害,真正让我痛心的是这些花草变质了。

大家都拼命钻营利禄,贪婪成性,个个利欲熏心而又贪得无厌。

他们用自己的心思来估量我,各自起心嫉妒君子。

他们为了权力到处钻营奔走,这一切都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眼见暮年就要到来,我唯恐美名不能建立。

清晨我饮用木兰花上的露水,傍晚用菊花花瓣来充饥。

只要我的内心纯洁美好,长期饥饿憔悴又有什么值得悲戚的?

我用树木的根须联结白芷,再把薜荔的花蕊穿在一起。

我用菌桂的嫩枝联结蕙草,把胡绳揉搓得又长又美。

我效法前贤们的装束,这些服饰自然与众不同。

虽然这不合今人的习惯啊,我只愿效仿彭咸的风范。

楚辞·离骚(三)注解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滋:繁殖,培植。九畹:表示种得多的意思,“九”是虚数。

又树蕙之百畮:树:种植。百畮:种得多的意思。

畦留夷与揭车兮:畦:分畦种植。

愿竢时乎吾将刈:竢:等待。刈:割取,收割。

哀众芳之芜秽:哀:怜悯,悯惜。芜秽:本义指田地长满杂草,这里比喻所培养的人变节。

凭不厌乎求索:凭:满足。

各兴心而嫉妒:兴心:生心。

老冉冉其将至兮:冉冉:形容时光渐渐流逝。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信姱:真正的美好。

长顑颔亦何伤:顑颔: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

贯薜荔之落蕊:贯:穿,串连。落蕊:陨落的花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矫:举起、扬起。

愿依彭咸之遗则:彭咸:殷代的良臣,因谏君不成而投水自杀。

《楚辞·离骚》(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楚辞·离骚(三)延伸阅读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疏屈原。屈原被谗,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诱与俱会武关。原谏怀王勿行。不听而往,遂为所胁,与之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而襄王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复作《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终不见省。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汩罗之渊自沉而死。淮南王安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又曰:“蜕于浊秽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宋景文公曰:“《离骚》为辞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矣。”

楚辞·离骚(三)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1]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2]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3]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4]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1]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更多楚辞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