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作品原文
饮马长城窟行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作品赏析
本篇为汉乐府古辞,一作《饮马行》。《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瑟调曲。徐陵《玉台新咏》题为蔡邕作,今人已辨其非。郭茂倩说:“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乐府诗集》)但从本篇所述看,似属一般的思妇诗,与征戍之客饮马长城无关。吴兢谓是“伤良人游荡不归”(《乐府古题要解》),是。
夫妇分别,自有各种原因。此诗略去其缘由,而集中刻画思妇对丈夫的相思。河畔草色青青,沿着蜿蜒之水伸向远方,如此情景,岂不撩起思妇对丈夫的忆念?起句以汉代早已成为别离意象的青草起兴,“绵绵”一词,既状青草之绵延不绝,更远更生,又写出思妇的情深意长。然而天涯隔远,相思无益,只能在梦中相聚,而一觉醒来,更觉惘然。知“不可思”而“梦见之”,梦“在身旁”而醒“在他乡”,正反对照,反差强烈,描绘思妇之心理过程极为细腻。“枯桑”两句,众说不一,实亦属比兴之辞,以反衬思妇之伶俜无依,苦况自知。远方来客,鲤鱼传信,就一事而铺叙,写法一变,栩栩生动,而仍归结到“长相忆”,前后呼应。全诗抒情、叙述有机融合,既有民歌的生动活泼,又有文人古诗之细腻婉转,“流宕曲折,转掉极灵,抒写复快,兼乐府古诗之长,最宜诵读。子桓(按:曹丕)兄弟拟古,全用此法”(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后世文人五言诗,颇有影响。
饮马长城窟行作品注释
①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语义双关,既状青草之绵延,又暗指相思之缠绵。
②宿昔,昨夜。昔,通“夕”。
③展转,即“辗转”。此指丈夫行踪不定。一说,指思妇梦醒后辗转反侧,不能再入睡。
④这两句以枯桑、海水喻夫妻离别之苦。闻一多说:“沧海、桑田,高下异处,喻夫妇远离不能会合。枯桑喻夫,海水自喻;天风、天寒,喻孤栖独宿、危苦凄凉之意。见叶落而知木受风吹,见冰结而知水感天寒。枯桑无叶可落,海水经冬不冰,一似不知风寒者,非真不知之,人不见其知之迹象耳。以喻夫妇久别,口虽不言而心自知苦。”
⑤入门,指回家。媚,爱悦。
⑥言,指慰问。
⑦遗(wèi),赠。双鲤鱼,指信。古代藏书信之木函呈鲤鱼形,一底一盖,打开即成双鲤鱼。
⑧烹鲤鱼,喻打开木函。
⑨尺素书,书信。素,生绢,古人用作信笺。余参见《孤儿行》注。
⑩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坐在脚跟上;臀部离脚跟,腰伸直,称“长跪”,以示敬意。
上,前面。加餐饭,一作“加餐食”。
下,后面。长相忆,一作“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