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风华正茂,指点江山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6:24

沁园春·长沙原文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风华正茂,指点江山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已经发表的诗词中最早的篇什之一,写于1925年秋。这一年的春天,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湖南老家养病,秋天离开湖南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这首词就是在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所作。词中通过对湘江壮丽秋色的描绘和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抒发了诗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春豪气,体现了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是青年毛泽东的生动写照。

词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即按词调有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追忆往事,但前后照应,革命激情贯穿始终,使上下两阕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先来看上阕。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开头这几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点明了题目,又突出了诗人自己的形象。“寒秋”,即深秋、晚秋。由于深秋,使人感觉已有寒意,所以叫“寒秋”,这是点明节令、时间。“湘江”,是湖南的一条江,源出广西兴安县阳海山,全长2000多里,流经长沙,北入洞庭,所以说“湘江北去”。“橘子洲”又名水陆洲,是湘江上的一个沙洲,位于长沙城西,岳麓山东麓,因洲上多产美橘,所以叫橘子洲。橘子洲自唐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也常常和同学到这里游赏。这两句既点明了地点,又点明了题目。这首词题为《长沙》,诗人用代表长沙的山水来点明题目,既有形象性,又显得含蓄。毛泽东同志的其他诗词往往也采用这种手法,如《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这是说“庐山”;“跃上葱茏四百旋”,这是说“登”。像这样的地方,要仔细体会,不可忽略。开头这几句的次序,本来似乎应当是: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独立寒秋。但诗人把“独立寒秋”提到了前面,这不仅是词律的需要(韵脚),更主要的是为了突出“独立寒秋”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意义和境界。为什么是“独立”呢?因为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养病期间,积极从事农民运动,短短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因而遭到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的通缉,毛泽东同志只能秘密开展工作,所以这次南下广州也是单独行动。他来到长沙城外,面对滚滚北去的湘江,迎着秋风,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这“独立”二字显示了诗人从容镇定、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一开头,一个高大的诗人形象就突现在我们面前。“独立寒秋”这四个字还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由于是“独立”,所以诗人浮想联翩,追怀往昔;由于是“寒秋”,所以很自然地引带出下文一系列壮丽的秋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用极其生动而洗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色彩缤纷、生机盎然的湘江秋色图:岳麓山上,霜林如染,重重叠叠,一片火红。湘江秋水,碧绿澄清,无数船只,争相疾驶。雄鹰在万里长空中矫健地翱翔,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江水里轻快地游嬉。一切物类都在秋光中自由自在地生存运动,充满着生命活力。一个“看”字直贯以下七句,都是诗人站在橘子洲头所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两句写山,写岳麓山的红叶。“万山”,形容岳麓山起伏的峰峦,这是夸张。“层林”,是说山上的林木随着山势生长,在山下朝山上望去,好像一层一层地渐渐上升。岳麓山上有很多枫树,有一枫林坡,坡上有一亭,名叫“爱晚亭”,就是取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意而命名的。此亭1952年重修,毛泽东同志还亲笔题写了“爱晚亭”三字匾额。这两句说岳麓山上的枫叶经霜之后,远远望去,一片火红,就像经人工染过一般。这里也许还有某种象征意义,当时上海爆发了五卅大罢工,工人运动席卷全国。农民运动以湖南为中心,也在各地蓬勃开展。眼前这满山红叶,就像工农革命运动的烈火在熊熊燃烧。

秋天的岳麓山是如此壮美,那么秋天的湘江水又是怎样的景色呢?“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漫江”就是满江。“碧”是写水色。“透”是到底,是说湘江水清澈见底。“舸”是大船,这里泛指一般船只。“百舸”形容船只之多。“流”是流驶、行驶。“争流”是争着向前行驶,形容船只走得很快。这两句描写了碧绿透明的湘江秋水以及江面上船只来往穿梭的动人景象。一个“争”字,凸现了一种千舟竞发、争先恐后的气氛,给人以一种昂扬奋进的精神。

诗人远望了山头红叶,扫瞄了江面船只,随后又仰视长空,俯察水底,只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里用一“击”字,写出了雄鹰在天空飞行既速且猛的英姿和气势。“翔”本是形容鸟在空中盘旋时两翅张开不扇动的姿态,这里用来形容游鱼在清澈的江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嬉,既贴切又有新意。另外,“鱼翔浅底”的“浅”字,并不是说湘江水真的很浅,而是因为江水清澈见底,看起来给人以“浅”的感觉,这是与上文“漫江碧透”相呼应。

诗人描绘了色彩瑰丽的湘江秋色之后,用“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加以总括,把这些景物贯串起来,使之有了统一而深刻的意蕴。诗人描写景物,总是一定思想感情的表现,即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事物统一于艺术形象之中。诗人笔下的秋景,一反旧诗词中肃杀、沉暮的悲秋情调,把秋天描写得爽朗、活泼、充满生机,正是因为这些景物寄托了诗人满腔的革命激情的缘故。在诗人的眼里,秋天没有衰败和悲哀,只有生存和奋斗。“万类霜天竞自由”所概括的意义就在于此。“万类”即万物,这里指包括上文所列举的自然界的各种物类。“霜天”即秋天。“竞”就是争竞、争取。自然界中,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所有的物类都在争取自由。面对这一切,诗人陷入了沉思。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怅”即惆怅。“寥廓”,广阔、高远的样子,这里指宇宙的广大无边。“沉浮”,即升沉起伏,指事物的兴衰变化。这几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广阔的宇宙,苍茫的大地,一切物类都在那里生息争竞,它们的兴衰变化究竟是由谁来主宰的呢?这似乎是在探索宇宙规律和大自然的奥秘,实际上其中含有更深层的含义——诗人独自站在湘江边上,面对红叶碧水、游鱼飞鹰,他十分感慨:祖国的山河是这样美好,自然界中的万物是如此自由,可是中华大地,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不能不使诗人感到惆怅和愤慨。苍茫大地,到底该由谁来主宰呢?此时此刻,诗人心里想的是国家兴亡和人民命运的问题。这一深沉有力的疑问,十分含蓄而充分地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怀和伟大气魄。上阕最后这几句不仅使前面的景物描写得以升华,衬托出深厚的词意,而且十分自然地过渡到下阕。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是下阕的总写。诗人用“峥嵘岁月稠”五个字概括了他青少年时期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活动的许多往事。毛泽东同志1911年开始到长沙求学,1913年至1918年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6年。读书期间就与同学蔡和森、陈昌、张昆弟、罗学瓒等积极组织学生运动和从事革命活动。1917年毛泽东同志发起成立了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19年又成立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并创办了会刊《湘江评论》,毛泽东同志担任主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对革命运动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同志领导“新民学会”的成员积极响应,同时还组织和领导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谭延闿的斗争。1920年冬,毛泽东同志又组织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他作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如今诗人旧地重游,怎能不回想起往日的斗争生活与学友和同志呢!“携来百侣曾游”就是“携百侣曾游”,“来”是语助词,没有什么意义。“携”是携手即手拉手。“百侣”是说往日一同游览的伴侣很多,指蔡和森等一些至交好友;同时又与上阕的“独立”相呼应,给孑身独游的诗人顿时增添了无限力量。“峥嵘”本是形容山势高峻,这里借指岁月的不同寻常。“稠”即多的意思。这两句总写在长沙度过的峥嵘岁月,下面具体叙述其中的片段回忆,描写了一群胸怀大志、意气风发的“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时,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才华横溢,血气方刚,富有强烈的革命热情和斗争精神。大家经常在一起纵谈国事,评论时局,并写成慷慨激昂的文章,批评腐败政府,抨击黑暗社会,把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官僚看得粪土不如。“恰”是正当、正值,当时毛泽东和蔡和森等同学都是刚刚二十出头,所以说“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风华”是风度才华,“茂”是旺盛的意思。“挥斥方遒”,“挥斥”就是放纵的意思。“遒”是刚劲有力。“挥斥方遒”是形容他们谈论问题时热情奔放、劲头十足的样子。“指点江山”,有人说是一面游览,一面指点给人看,这未免过于拘泥。“指点”即指指点点,犹言批评;“江山”指国家,这是说他们在一起批评国事,纵论天下形势。“激扬文字”,“激扬”有人说是激浊扬清,其实它的句式与“指点江山”相同,是说他们把讨论的问题写成激愤昂扬的文章。“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在这里是名词动用,也就是把“万户侯”看成粪土,这表现了诗人及其朋友对当时官僚军阀的鄙夷和藐视。当时,毛泽东同志和蔡和森、陈昌、张昆弟等一群同学好友常常来到岳麓山上,爱晚亭中,或是橘子洲头。他们在这些地方读书看报,讨论问题,或者锻炼身体。他们聚谈的问题通常都是历史和政治,修齐治平和民族国家,等等,讨论起来,一个个书生意气,慷慨激昂。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当时同学们就风趣地说他“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这段文字就是毛泽东和他的青年朋友们的真实写照。我们读后,仿佛看到了一群热血青年在那里指点江山那豪放潇洒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慷慨陈词那滔滔不绝的声音。

最后,诗人以回忆在湘江游泳的一幕作结:“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击水”就是游泳。“遏”是阻止、阻挡。“浪遏飞舟”,是说湘江浪头大,那滔天的巨浪以至于把快速行驶的船只都阻止了,这也是夸张。最后这两句是倒装句,应当理解为到浪遏飞舟的中流击水,而不是说在江中游泳时,掀起的浪花阻挡了船只。诗人用“曾记否”三字轻轻一点,唤起回忆。毛泽东同志自幼爱好游泳,重视体育锻炼。在长沙求学期间,他经常和同学到湘江游泳,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意志,增强体魄。1917年,毛泽东同志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体育之研究》的文章,主张尚武勇,强体力,“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几句就是这些思想的生动体现。同时,也象征着革命者在惊涛骇浪中搏击风浪、一往无前的坚强品格和斗争风貌。

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形象生动,境界宏大、气势磅礴。这首词除了具有这些特色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特色。

先说说这首词的谋篇布局和立意。毛泽东同志写有两首《沁园春》词,一写南国景色,一咏北国风光,它们在谋篇和命意方面似乎有某些共同之处。《沁园春·雪》上阕描写雪景,下阕回顾历史,诗人从高原的壮美雪景引申到“江山如此多娇”;从批评历史人物引申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即从赞美祖国山河引申到赞美人民革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这首《沁园春·长沙》也是上阕描写秋景,下阕回忆旧事,诗人描绘了壮丽的湘江秋色之后,归结为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这种革命乐观主义情调就成了全词的主调。接着又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更加突出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使前面的景物描写有了深刻的含义。如果没有前面的描写,后面的疑问就不能凭空产生;没有后面的疑问,前面的描写就只能是零碎的风景画面,意义不大。而下阕对峥嵘岁月的回忆,又使诗人提出的疑问有了回答,使“主沉浮”的天下意识和责任感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深化了主题。所以,全词的布局是严谨的,上下两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再来谈谈这首词在语言方面的特色。词中有很多对句,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对“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以山对水,以红对碧,一远一近,一静一动,把岳麓山的红叶和湘江水的碧波描绘得色彩鲜明,瑰丽动人。再如“鹰击长空”对“鱼翔浅底”,“风华正茂”对“挥斥方遒”都是非常工整的对句。有些对句如“同学少年”对“书生意气”等虽然不是那么工整,但也自然流畅,没有雕琢的痕迹。其次,诗人用词十分准确、精练,如“层林尽染”的“染”,“漫江碧透”的“透”,“鹰击长空”的“击”,“鱼翔浅底”的“翔”,“峥嵘岁月稠”的“稠”,等等,都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极其生动有力地表现出来,简直达到了不可移易的地步。这些都说明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诗人,具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更多毛泽东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