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作品原文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作品赏析
丽日高悬,东风送煦。难怪诗人一开章就奉献上“胜日”的冠冕。是受春游踏青的雅兴所驱遣呢,还是想抖落连天伏案的一身疲惫?诗人想出外走走,无非是为了“寻芳”,寻找一些柳暗花明的地方,借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罢了。有水的地方,空气要清新一些,枝头的鲜花也开放得更加滋润,还是循着水滨走走吧。
一路上,纵目环眺,真是“无边光景”!“无边”称得上是包孕性极强的好词:它既指空间广阔辽远,四周景物无涯;也可以形容胸怀爽朗开旷,极目风光无限!记得前不久途经这里的时候,树木和野草还是蜷缩在凛冽的寒风中颤抖,如今都穿红着绿,打扮得这么妖娆妩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一时”间都变得焕然一新呢?
无疑,这是“东风”化育万物的伟力!
可是,“东风”是什么模样,古往今来又有谁见过,就连大辞赋家宋玉也只知道它“起于青苹之末”(《风赋》)。而朱熹居然“识得”了,并说邂逅的机缘是在“等闲”间。那意思当然是说,事前既没有预约,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只是在“不知不觉”间。也许掌管东风的女神特别钟情于有才华的诗人吧。原来“东风”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有香,你看,那枝头绽放的百花不正是东风幻化成“春”的景象?试想想,如果不是东风送煦,原野上怎能回黄转绿?枝头上哪来万紫千红?
有趣的是,小诗的语言如此浅显易懂,明白如话;可是,对这首小诗话语的形态归属偏偏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是一首写景诗。持此说者也有他的依据:第一句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并明确表示游春踏青的目的是为了“寻芳”。诗中不但描画了明丽鲜艳的“春”的画面,也抒发了欣赏春景的感受。所以明末清初人王相在注释《千家诗》时就持这种观点,说这是一首游春踏青的写景诗。
也有人说,这是一首说理诗。持此说者也有他的道理:诗歌开宗明义说明“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泗水”,在山东省西南部,他的全部流程都在山东境内。在朱熹生活的年代,山东已被沦陷于金人统治之下,诗作者也从没有到那里去寻芳探胜。诗章之所以写“泗水”之滨,显然是因为洙、泗之间是孔子弦歌教学之地。朱熹本人不但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还是孔学经典《四书集注》的编撰者。因此,诗评家们都认为“万紫千红”是用来比喻儒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东风”正是比喻孔子学说熏陶教化之功。
这真叫诗无达诂。其实,早就有人主张写景而不滞于景,如清代学者刘大说: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
我们有什么必要把写景与说理截然分割呢?考察朱熹的一生,固然历事四朝,可是在朝时间不超过四十日。朱老先生教了一辈子书,当他春日出游,看到万紫千红的好景,马上领悟到这是东风化育之功,我们又何尝不可以理解为这正是对教书育人工作的赞扬与肯定?不是也有人把受到良师教育比成“如坐春风”么?
春日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知南康军、漳州、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卒谥“文”。是宋代著名理学家。
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