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追凉作品原文
夏日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日追凉作品赏析
炎炎夏日的正午时分,太阳像一轮灼热的火球挂在当顶,晒得地面直发烫,人就像是被关在蒸笼里一样,热得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挨到晚上,总该凉快一点吧,哪知依然像正午那样炎暑蒸人,酷热不减,你说人还受得了么?尽管夜色已深,诗人实在无法就寝,卧室里再也呆不住了,还是到外面走走吧。
打开卧室的门,到庭院里小站了一会儿。诗人抬头望望天上,今夕何夕,月亮这么圆,这么亮。是三五之夜么?在这里,诗人特地挑出一个“明”字来形容月光的亮度和月色的美好,是想到寂寞嫦娥的舞姿曼妙,还是想到广寒宫殿的高处清凉?
当然是因为“月明”的缘故,婆娑的翠竹筛下稀疏的倩影,宽广的树冠覆盖满地的浓荫。诗人细细地聆听,那唧唧虫鸣,不是来自“竹深树密”处么?当年南朝梁人王籍写过一联名句,表达对动与静转化关系的审美感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那溪》)今夜那虫鸣唧唧声能听得如此真真切切,不正是缘于庭院里的安恬静谧么?
说也奇怪,这时候诗人觉得那浑身的燥热像突然长了翅膀,早就飞得无影无踪了。心头也有了轻微的凉意,熨帖多了,宁静多了,顿觉神清气爽、心定神闲。是不是起风了?细细地观察那树枝和竹叶,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诗人也说,这“时有微凉”并“不是风”;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呢?
禅学家有句名言:“境由心造。”所以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诗章这最后一句深蕴着禅意和哲理。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种人生的启迪:是啊,如今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了,再也不会受到炎热的煎熬了;可是在这物欲横流、世风浮躁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能保持一份淡泊恬静的心境,不是也可以品味到一种生活的恬美与清凉?
在中国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当然没有什么有效的降温设备。每当炎暑夏夜,人们酷热难耐,只得寻寻觅觅,找林间、池畔这些清幽静谧的所在去追求一点点凉意;诗歌是生活的产儿,在一部古代诗歌史上,“夏夜追凉”也就华章迭出。杜甫就写过:“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秦观也写过:“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纳凉》)。这些诗句尽管都脍炙人口,也明明白白着上了“追”字,可是,杜甫不过是说明了追凉的地方:绕着池边的树荫下;秦观也不过是交代了追凉的方式:携着手杖,倚着胡床。他们既没有表达如何对“凉”的急需与渴盼,也没有传达出“追”的精神和韵味,写“追凉”的内容似乎要单薄一些。杨万里这首诗却不同,通篇不用一个“追”字,却句句在“追”字上显能耐:一开章就突出夏夜的酷热难耐,那“追凉”的意思自然呼之欲出;后面又写对“微凉”的感受,那“追凉”的快感自会溢出笔端。一幅神完意足的“夏夜追凉图”简直跃然纸上!
夏日追凉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官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作诗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
有《诚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