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赏析-宋代陈与义古诗-别开新面的早行图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3:08

早行作品原文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早行作品赏析

先读开章第一句——

“驼褐”当然是用兽类皮毛制成的短外衣。诗人之所以穿上它,无疑是因为“早行”天气寒冷。摸摸它,被露水浸得湿漉漉的,显然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程了。我们知道,露是空气中水汽因地物表面散布热量而凝结的小水珠,一般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后半夜。照理,既然野外没有一丝风,又是穿着皮衣远途跋涉,应该感到浑身发热才是;相反,诗人却说“晓寒轻”,有轻微是寒意,不用说,还不是由于天色过早?

次看第二句——

究竟有多早?恐怕连诗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古代计时既没有钟表,野外行路又听不到滴露声;对时间的估量只能凭对周边物象的观察。诗人抬头看看天上,只见“星斗阑干”。“阑干”是横斜的样子,苏轼说:“参横斗转欲三更”(《六月二十夜渡海》),北斗横斜,不过三更天吧,离天亮还早着呢。之所以觉得天上星星“分外明”,当然是因为周围黑的。北斗星有指引方向的作用,好在北斗明亮,在黑暗中行走是不会迷失方向的。

再读第三句——

因为上路过早,所以导致睡眠不足,一路上,诗人睡眼惺忪,只好迷迷糊糊地骑在马上。走着走着,怎么啦,“得”“得”的马蹄声,突然变成“叮叮咚咚”的,这是什么地方呀?当诗人从残梦中猛地惊醒过来,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座小桥,已经走过去了。既然过了桥,又没出现险情,心里感到轻松才是;诗章在这里却说成是“寂寞”。这就耐人寻味了:走了这么长的路程,诗人并没有说“寂寞”;为什么走过一座“小桥”之后,却突然感到“寂寞”呢?只要我们细细想想,就不难理解:诗人当走过小桥完全惊醒之后,彷徨四顾,旷野无人,征程漫漫,孑然一身;沿途只有北斗相随,梦魂相伴。你说,诗人能不感到旅途的孤独和心灵的寂寞么?

最后读第四句——

这时候,忽然传来草虫的唧唧声。这虫声是从哪儿来的?环顾四周,只见黑糊糊一片。经仔细辨认,原来路边是一片稻田,这虫声来自稻田深处。当年欧阳修深夜读书,也听到过四壁间唧唧虫声,他还说,这虫声正应和着他的叹息声(《秋声赋》)。无疑,这是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想有所作为而不能为所生发出抑郁苍凉的感喟;诗人陈与义也听到这唧唧虫声,那么他又会想到些什么?诗人既然缄口不言,我们当然不能无知妄说。这虫声就像山林间噪鸟鸣一样,更反衬出黎明前的静谧,也许更强化了诗人早行的寂寞感吧。

这首小诗的艺术营构可谓匠心别具:露湿轻寒是肤觉感知,星斗阑干是听觉所见,和梦过桥是感觉所及,草虫鸣叫是听觉所闻。诗人调动多种感官,构成一幅有明有暗、有喧有寂、有动有静的生动形象的早行图。在诗歌史上为我们构筑成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当年温庭筠在商山旅店整理好车马轻装就道的时候,曾写下这么两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它被诗坛许为“早行名句”(沈德潜语)。温庭筠哪里会想到三百年后会有更早行的人呢?

早行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自去非,号简斋居士,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第,历官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南渡后,官至参知政事。是江西派“三宗”之一。

有《简斋诗集》。

更多陈与义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