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作品原文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
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作品赏析
第一句用正面描写的方法:
笔者常想,莲花不也是水生草本花卉么?“借水开花”既不是水仙花所独擅,诗人为什么独许为“一奇”呢?
细加观察之后,笔者明白了:莲花要想存活,必先把莲鞭前端数节深深扎进荷塘的泥土里,周敦颐说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水仙花却不同,一盎清水,放置室中,凌波植立,空若无依,澄澈透明,不见尘渣。宋代诗人杨万里还唱了一曲赞歌:“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水仙花》)哪怕门外北风凛冽,它仍然绽放出鲜艳的花朵,给萧瑟的初冬带来生机与活力。纵观大自然花卉,谁有这样的能耐?许为“一奇”,当之无愧!
第二句用比喻与拟人相结合的方法——
诗人说,水仙的骨骼是沉香木做的,该是怎样的芬芳馥郁;水仙的肌肤是白玉作的,该是多么洁白晶莹。诗人这样一比喻,不但突出了水仙美好的质地;而且,这么有骨有肉,也把水仙这一自然花卉给人性化了。难怪当王充道送给诗人五十枝水仙花的时候,诗人要这样描述她:“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无疑,这是熔铸曹植《洛神赋》中的句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诗人的意思显然是把洛水女神宓妃这位凌波仙子,移来比喻水仙,你说,水仙花该有多么高雅芳洁的品质,该是何等样婀娜绰约的仙姿?
最后两句是用比较的方法——
诗人并不满足于一般性的泛泛地比较,也许他认为这会流入庸常与凡俗;要比就要拿最强的、最好的事物来比:
谁都知道,酴是花中最香的。苏轼说:“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杜沂游武昌以酴花菩萨泉见饷二首》)不凭借风力,香气也能传播得很远,这还能说不是最香的?这是从香气的辐射力,就横向说。韩维说:“花中最后吐奇香”(《惜酴》)。中国有句老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它香到最后,是不是香得最好?这是从时间的延续性,就纵向说。诗人却说,水仙花的暗香连酴也能压倒,你说还有谁与之匹敌,这算不算香冠群芳?
如果光拿强项来比,也许失之偏颇;于是诗人又别出心裁地拿它的弱项来比——
梅花也是在冬天开放的,梅花敢于迎风斗雪,铁骨铮铮,固然称得上是花中硬汉子、伟丈夫。可是世界上如果只有这种硬邦邦的阳刚美,在审美领域不也嫌过于单调?水仙花呢,比起梅花来,“无好枝”,没有那么硬朗强劲的枝干,是要柔弱些。正因为她像一位弱不禁风的深闺丽质,也就赢得诗人的爱怜,王沂孙说:“门外冰初结,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庆宫春·水仙花》)。是啊,一个有悲悯情怀的人谁不对弱者同情?一位多情的诗人哪个不怜香惜玉?因此,也就成就了她的阴柔美。这样,水仙就与腊梅一道,不但强弱互补,刚柔相济,以不同的质素,极大地丰富了审美内涵;而且,也在这霜欺雪侮,草枯叶败的冬天,以不同的倩姿,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