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作品原文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其一)
苏辙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作品赏析
逍遥堂在彭城官舍里。堂后有一株古树,诗人用“千寻”来形容高度,固然不乏夸饰色彩,可是也足以说明它躯干高大。不难想见,冠盖宽广,枝柯交错。不但炎暑盛夏可以遮烈日,就是平常岁月也可以壮观瞻。是啊,如果不是因为它装点了官舍风景,诗人哪会让它风光独占、雄踞开篇呢?
诗章第二句说它在“中宵”夜静的时候,常常给人们送去凄凉萧瑟的风声和雨声。并用“长送”一词来形容它的持续性,似乎这就是它永恒的使命。这就怪了,这样的古木嘉树,诗人既把它纳入审美视野,可是,它不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反而酿造出如此难耐的凄凉。景与情所构成的悖论,读者该怎么去寻绎呢?
诗前“小引”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的契机——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宦游四方……”苏辙与苏轼均于嘉二年(1057)同科进士及第;嘉六年(1061)两人并举制策,又同时踏入仕途。这一年,苏辙二十三岁,苏轼二十六岁,兄弟俩翩翩少年,风流倜傥,正如《宋史·苏辙传》说的:“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称得上是一对难兄难弟。怎奈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进入仕途之后,却聚少离多,拿苏辙的话来说:“不见者十尝七八”。苏轼在《颍州初别子由》诗中也说:“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在三次分别中,颍州之别更使人刻骨铭心:那还是在熙宁四年(1071)九月间。这一次分别时间最长,别恨离愁当然也最深。苏轼脍炙人口的词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就写在这期间,直到熙宁十年(1077),已七度寒暑了。苏轼将赴徐州任,弟弟苏辙特地赶来送他。四月二十一日,苏辙陪他来到徐州。兄弟俩在徐州欢聚了一百多天。到八月间,苏辙又将赴南京(河南商丘)签判任,不得不挥泪告别。这首诗就写在七月间。王命在肩,分离在即,命运多舛,相见难期。正如苏轼歌唱的:“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你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夜闻风雨瑟瑟,木叶萧萧,怎能不枨触起满目凄凉呢?
这开章两句明明营造出一种凄清伤感的氛围,第三句怎么突然冒出一个“误喜”来了?这就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十七年前兄弟间一件温馨的往事:
那还是嘉六年(1061),兄弟俩同举制策,寓居在汴京怀远驿。记得那是一个金风送爽的秋天。一天深夜,风雨兼至。兄弟俩正秉烛夜读韦应物的诗,其中有“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与元常全真二甥》)之句,诗歌意境与兄弟俩当时风雨对床的生活实况惊人相似,这当然使他们倍感亲切。于是“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也就是早日退出官场,共享天伦生活的乐趣。分别的时候,苏轼还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么一句:“夜雨何时听萧瑟?”那意思是:我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自由自在地再听这萧萧夜雨声?今夜,逍遥堂后古树居然送来萧瑟的风雨声,这多像十七年前汴京怀远驿的风雨声啊!使诗人产生一种错觉:难道真的是实践了旧约么?可是,无情的现实告诉诗人,这只是“误喜”罢了,因为此时此刻,两人都身陷官场,正漂泊在异乡的彭城啊!
彭城风雨凄凉夜,只有萧萧似旧时。离别苦,友于情,溢于言表!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大理评事,知湖州时被告发诽谤朝廷,入狱,贬黄州。哲宗时官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