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赏析-宋代苏轼古诗-有虚有实的题画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2:43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作品原文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作品赏析

惠崇,建阳(今属福建)人,北宋初期能诗会画的僧人。“工画鹅、雁、鹭鸶……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世称“惠崇小景”。只可惜这幅《春江晓景图》早就湮没在历史烟云中了。苏轼这首题画诗,为我们复活了这一画作——

画面中心,浩浩荡荡的大江滚滚东流……

江滨,一座小小的渔村。画面上纵然不见竹篱茅舍,不闻犬吠鸡鸣,可是,那丛生翠竹之外,旁逸斜出三两枝桃花,透出渔村浓郁的春光和盎然的生意……

江上,不知谁家养的一群鸭儿在春水中嬉戏,那洁白的羽毛浮动在碧波之上,嫩红的脚掌弹拨在绿水之中,鸭戏春江的美好图景跃然纸上……

江岸边,丛生的蒌蒿俨如夏夜星空,满地都是;那芦笋抽出的春芽短短的,显得特别鲜嫩哩!

在这里,洋溢着蓬勃勃的生机,跃动着活泼泼的生命!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这是苏轼所倡导的对题画诗的创作观。意思是,评价一幅画作固然要看画中景物是否形态逼真;可是,如果仅仅是“形似”,只是无机地组合,静止地罗列,这就像堆砌一些乱珠散玉,没有精神与主旨,没有灵魂和生气,还有什么韵味和情趣可言?所以诗人说,论画只求“形似”,不过是儿童般见解,是题画诗的低层次。因此,诗人在题《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里,不只是形象地再现了画面中景物,还充分地发挥了想象与联想——

你看,那青青翠竹,灼灼桃花,不但从色彩上把画面装点得鲜明与绚丽;而且,有了翠竹绕舍,自然会有江滨村落,有村落自然会有养鸭人家,当然会出现春江鸭戏。桃花怒放,芦笋抽芽,昭示春到人间。这不是为春江水暖做好了季节铺垫?是啊,鸭儿如果不是感知春江水暖,又怎么会游得如此欢快呢?这样,景物之间有了内在的密切联系,画面也就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显得笔致灵动、富有生趣!

敏感的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欲”,想要的意思,表将然而未然,在事物发展的时间轴上属未来时。那么“欲”字所指称的事物在画面上当然是不可能出现的。诗人却偏偏拈出一个“河豚欲上”的动态意象,这又有什么依据呢?

细细一想,这正好是情理中事:生活在近海的河豚,每年到春水回暖便溯江而上;这时候,江岸边的芦笋嫩芽正是烹调河豚羹最鲜美的佐料,北宋初期诗人梅尧臣诗《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写道:

“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意思是说:当荻芽(即芦笋)抽芽,杨花飞絮的时候,正是河豚上市的当令季节,那些味道鲜美的鱼虾再也不足贵了。是啊,有了这肉鲜味美的河豚作为潜台意象,给这幅画平添多少生活情趣,恐怕就连今天读者也被勾得馋涎欲滴吧。

这首小诗,色彩鲜艳,画面生动,想象丰富,有虚有实,不愧是题画诗中的珍品。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大理评事,知湖州时被告发诽谤朝廷,入狱,贬黄州。哲宗时官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更多苏轼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