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作品原文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坡作品赏析
一场大雨过后,天幕上,湛蓝如洗;原野上,洁净无尘;连月光也显得格外明亮。诗人挑出一个“清”字来形容月光朗照下的“东坡”,真给人以玉宇通明、表里澄澈的快感。尽管历经现实生活的万劫千磨,今夜清明的月色总算可以荡涤尘嚣,忘怀世俗,诗人真的得到解脱了。
这第一句当然是描写雨后“东坡”的月夜景象。可是,翻翻《舆地纪胜》,在北宋时期,“东坡”并不是著名的风景区,为什么竟赢得诗人如此钟情呢?
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神宗六年(1083),诗人到黄州已三年多了。名义上是任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哪是贬官外任,是名副其实的戴罪流放!诗人到黄州后,先是寄寓在定惠院里,后来又迁到城南的临皋亭。物资的匮乏,生活的困窘,那还用说;多亏好朋友马正卿帮助,在一个叫“东坡”的地方申请了一大块抛荒的营地。因为荒废日久,遍地是荆棘瓦砾。苏轼在这块土地上,亲自垦荒播种,拿诗人自己的话来说:“垦辟之劳,精力殆尽。”(《东坡八首·小序》)为了全家人免除冻馁的威胁,诗人不得不用全部心血来经营这块荒废的土地。诗人还筑了一座居室,命名为“东坡雪堂”,虽然简陋不堪,毕竟可以遮风避雨,全家人总算有了安顿形骸的栖息地。诗人还自号为“东坡居士”。可见,他对“东坡”倾注了多么深厚的感情。
如果说,“乌台诗案”使诗人陷进漫漫的人生黑夜,如今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也算看到了黎明的希望,为什么诗人并不去描写光明的白昼,却偏偏写风雨后的月夜呢?
第二句是这么解说的——
白天,艳阳高照,红尘滚滚,不正是名与利最好的猎逐场么?那些“市人”们可以争名于朝,可以逐利于市;可以煞费心机去斤斤计较,可以不顾疲劳去遑遑奔走……白天还是让给他们忙去吧。只有到了晚上,“市人”们也累了,也该歇歇了,像诗人这些被逐出名利圈外的“野人”们正可以出来走走,披明月而浴清风,阅山林而赏泉石,掇野花的幽芳,听山溪的吟唱……没有尘俗的纠缠,没有身外的牵挂,无拘无检,信步由之,尽情享受大自然慷慨的赐予。读这一句,不也可以体悟到诗人一种怡然自得么?
在这里,处处是突露的石块,坎坷的坡头,那些习惯于繁华金粉,箫管笙歌,醉醇醴而饫肥鲜的大人先生们谁不是避之而唯恐不及,诗人却为什么如此热爱这块荒地呢?
让我们听听诗人在最后两句的心灵倾诉吧——
请你不要嫌弃它吧,因为无论石块怎样荦确突露,道路如何凹凸坎坷,只要你用强劲的手杖稳稳地支住它,那“铿然”一声脆响,不是荡漾出跨过坎坷的喜悦么?如果不从艰难中奋斗,何从收获胜利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又怎能聆听“铿然曳杖声”呢?细细地品味“莫嫌”与“自爱”,难道不可以透视出诗人不畏艰难险阻的坦荡襟怀和敢于履险如夷的精神境界?因此,与其说,这首小诗是一幅东坡自然环境的美好画面,倒不如说,它是一支笑傲坎坷人生的慷慨歌吟。
东坡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大理评事,知湖州时被告发诽谤朝廷,入狱,贬黄州。哲宗时官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