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作品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作品赏析
天幕上布满乌云,很快变浓变黑,仿佛是哪路神仙正在奋笔疾书,一不小心偶然泼翻了墨汁似的。黑云快速地弥漫,扩展,大团大团地翻卷着、奔跑着,凶猛而迅捷地向湖面扑来。黑云越积越厚,越压越低,转眼间吞没了湖面。茫茫水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诗人抬眼望望远处,前面山头上还露出缕缕阳光,看来黑云还来不及去占领,一场瓢泼大雨就迫不及待地倾泻下来……
黄豆般雨粒越下越密,越下越大,好像要使出浑身劲头,狠狠地砸在湖面上、船篷上、船板上,乒乒乓乓、叮叮咚咚,一片热烈的繁响。顿时,空中挂起了浓浓的雨帘,湖上织起了密密的雨网,仿佛是谁用硕大无比的巨手洒下漫天银白色的珍珠。这些小东西犹如有了鲜活的生命,你推我搡,蹦蹦跳跳,好像都想挤到船上来。一个“乱”字,简直把它们争先恐后的疯狂劲头表现得淋漓尽致。顷刻之间,小小游船成了它们争夺的阵地……
忽然,一阵大风猛地吹来,好像不知从哪儿突然杀来一支劲旅。黑云和暴雨和它刚一交战,马上败下阵来,溃不成军,也许是自知力不能敌吧,只好望风逃窜,消失得无影无踪。霎那间,雨过天晴,碧空如洗,湖水也安澜息浪。望湖楼下的湖面犹如湛蓝的长天,汪汪一碧……
这首小诗的语言不但清新活泼,而且富有鲜明的形象性——
“黑云”用“墨”来比喻,无疑,深化了“黑”的程度,再用“翻”字一动化,不是演绎出风云突变,预示暴风雨将临?“雨”,本来是无色的,却说成“白雨”,又用“珠”来比喻它,不只是与“黑云”形成对比,而且可以突出它洁白晶莹,颗圆粒大;再用“跳”来形容它的动态,这不正好描画出西湖水面水珠飞溅,大雨如倾?如果说,把“湖面风”说成“卷地风”可以显示风力的迅疾与强劲;那么,把“水”比成“天”,不是形象地说明云消雨霁,波澜不兴?
小诗的艺术营构更是值得玩味——
第一句写乌云翻卷,第二句写大雨如注,第三句写暴风骤起,第四句写风停雨止。四句话,四种场景。节奏紧张急促,转换熨帖自然,既描画了这场暴风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不也传达出“其来也疾,其去也速”的特点与韵味么?
这首诗写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在这前一年王安石全力推行新法,也许是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所以有批评家说,苏轼是想借描画自然风雨来表明一种政治观点:就像夏季暴风雨,骤来必然骤去一样;推行一种全新的事物,如果采取过急措施,也是难以持久的。这首诗正是为了唤起变法者的警醒。此说也许有一定道理。其实,我们又何必去探究它的讽喻意义,只要看看诗人对这场风雨全景式描画,既使人惊心动魄,感同身受,不也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就是诗作者自己对暴风雨中的景色也是很欣赏的,当他多年后再到杭州任太守的时候,写过一首《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诗,其中有这么两句: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是的,在大雨中西湖湖面上那飞珠溅玉的奇丽景观,在诗人的心灵深处能不留下永不消失的记忆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大理评事,知湖州时被告发诽谤朝廷,入狱,贬黄州。哲宗时官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